無綫大股東黎瑞剛事隔一年零八個月再接受訪問,可說是曾志偉的成績表。回顧去年二萬字的訪問滿佈對無綫非常不滿意,直指迷失十年,管理層重大決策失誤,除了債券投資失誤,罪名還包括山頭林立,變成幾個人的私人利益領地;平台封閉,自娛自樂,愈做愈小;團隊、思維、機制、節目和形象全面老化;不諱言電視台處於生死存亡,必需改革並立下重振香港文化創意產業的宏願。
今年訪問不遑多讓,也有接近二萬字,並重提上次訪問觀感上「火氣挺大」,但重申回看還是自覺客觀,甚至問題比他所述更嚴重。一年多過去,他肯定了曾志偉上任後的改革成果,尤其是開放平台方面,讚賞他無私無畏地用心工作,而不像以前有些人私心作怪。然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並總結為三大挑戰;一是收入結構,二是歷史舊賬,三是內部改革。
今次沒放狠話如「非常不滿意」,但他每句話也是鞭策,而且條理分明、一矢中的。他點出無綫最大問題是公關形象;雖然收視數據強勁,但不能倚老賣老,自以為是,直言這是毫無意義的自我陶醉和自我安慰,認為廣告經營藝術和溝通存在問題,三言兩語總結了無綫月前於Linkedin罵廣告客戶「匪夷所思」的公關災難。
黎瑞剛無比清醒地指出,客觀數據顯示無綫觀眾年齡結構比例,跟其他電視台無大差別,但節目構成的受眾傾向性形成外部觀感的不同。訪問中他提及最多是《美麗戰場》和《下流上車族》;他認為前者收視雖不及後者,但網絡話題性強,逐周攀升至高峰,既有年輕人關注,內地討論也熱烈,肯定這種年輕化、話題性的內容探索;後者的成功,他就歸功於劇集涉及香港住房問題,關心了香港社會的痛點,引起共鳴共情,持續產生了影響力和話題性。
無綫作為商業機構,一直主張娛樂至上,但黎瑞剛認為內容創新重點是於節目創意階段思考其社會價值和人文關懷,認為如果純粹追求娛樂和好玩的感官刺激,收視率只是火花,綻放後消失。論調不會錯,也是《尋人記》和《無窮之路》的成功之道,並符合內地重視意識形態的作風。有趣的是,《美麗》絕無半點人文關懷,豆瓣評分跌至三點九分,年度倒數第一,偏偏於Google年度搜尋熱度是第一,印證了「黑紅也是紅」,而無綫官方年度收視冠軍是無卡士欠話題的《異搜店》,且看無綫以後製作節目會否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