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活動中碰到林利,拿了聯絡電話打給他約訪問,他當時說剛要入院做一個手術,出院後與我再聯繫,我以為他入院做一個小手術,他才淡然的說是腸癌手術,語氣很平淡,我祝他一切順利。之後看見他出現在胡渭康的演唱會,還以為他未入院,原來是剛出院,為了多年老友才忍着痛又唱又跳的撐場。
他在 FB 的大叔日記,寫下了自己做手術的心情,「生命充滿了高潮起伏,驚與喜都要大膽接受及面對,人海茫茫能聚就是緣份,感恩默默付出的密友們和從未謀面而又默默耕耘的醫療團隊……無聲無息地,又打了一場勝仗,今天我進步了。」他說:「非常感謝聯合醫院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
他 15 歲參加新秀,後來成為了小虎隊的成員,在 1983 年曾紅透半邊天,「當時只識得唱歌,沒有多唸書,完全沒有任何其他工作經驗,一直是在等待人家給你工作,最後我決定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
1983 年他在香港走紅後,過了幾年,他開始發現新人愈來愈多,自己原本擺在當眼地方的照片,已經有很多新人覆蓋在上面,他幾乎擺在最底的位置,天生危機感的本能就閃現在他的腦海中,「我決定一個人跑去台灣找機會,在台灣我就是一個新人,一張白紙,說不定機會就來了。」
新秀大家姐梅艷芳很照顧大家,梅艷芳知道林利要到台灣,靜悄悄的在他的背囊塞了六萬元給他作生活費。
到了台灣,他帶着自己的卡式帶,逐間逐間唱片公司毛遂自薦,找了好多間都沒有結果,天無絕人之路,最後他找到了飛碟唱片,那個老闆知道香港有一隊小虎隊,又想照辦煮碗在台灣組織一隊,就是吳奇隆、陳志朋和蘇有朋組成。於是將林利收歸旗下,更為他改名為林立洋。他在台灣一開始就風生水起,又出唱片又接拍了很多劇集,懂得說流利國語的林利在台灣創出事業的高峰,那時他還懂得在台灣及香港購置物業。後來陳水扁上場,普通話劇集被打壓,閩南語劇集盛行一時,林利拍劇的機會日漸減少,他又嗅到了危機正在出現。
林利最經典的一次,就是不做藝人走去日本餐廳做侍應,很多人都以為他是事業走到谷底,沒有辦法之下才迫不得已的轉行,其實林利根本有他自己的打算。事隔多年後,他分析自己的心態說,「人家說我在谷底,我不認同,因為那時我才 33 歲,正當盛年,又不是沒有劇集拍,只是沒那麼紅而已,但我想轉移一個跑道。」當他做侍應的消息由傳媒刊出後,在台灣造成很大的迴響,很多人都在討論這個話題。很多人慕名而來,特別為了看看他。
「很多人食完飯塞張紙仔給我,介紹我去做工作,叫我學包餃子,整饅頭,又有一些叫我不用這麼辛苦,去名牌店穿上西裝,給我四萬台幣月薪,我通統推掉了。前前後後接過百幾張紙仔。」林利推掉的原因,是不想做人辦,他想學習實踐的工作。
他當時完全不拍劇,很多劇組依然找他拍,「我寧願星期日去做特約,有八千八百元一組。」幾個月後,他終於跳槽到一間健身中心做接待員,工作勤奮,很快得到賞識,更資助他讀夜校 EMBA,學識工商管理,「如何開一間公司、開展店,我都懂了,我當時好有成就感。」他後來又去了一間英國品牌的美髮產品公司,晉升到管理層。
《學警狙擊》的監製覺得林利很硬朗,找他演反派杜亦天。
他回到香港後又碰到了《學警狙擊》的監製,對方覺得林利個樣 cool cool 哋又好硬朗,找他演反派杜亦天,最近他又到無綫傾合作,樂小姐知道他入無綫,就游說他簽了邵氏,兼做經理人,「簽之前我講明不喜歡太忙,我有我的生活模式。」
林利一直強調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習慣了十點睡,早上五點就起牀,我喜歡晨運,這十幾年來我學佛,很喜歡和自己相處。」大多數人怕寂寞、怕孤獨,喜歡喧嘩、熱鬧。「我好鍾意寂寞,我在藝人這一行三十多年,我已看得很透徹,我忍耐力很強,如果給我上山,我可以閉關一、兩個月,我喜歡自然的環境,去到這些地方,我就放空自己,得到癌症,我認為是小事,生命根本就注定了,上天安排好晒!」
一個有名氣的藝人想轉過一條跑道,凡事都有利弊,「如果你做得不好,人家明顯會看到你不好的地方,因為你就是焦點,如果你做得好,又可以快人三步升職。這就是人生。」他曾經在台灣出版過一本書《貧窮貴公子》把他的人生經歷徹底的演繹出來。
■ 撰文:汪曼玲/攝影:張保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