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媽打」之稱的鄧碧雲(碧姐)於1991年3月25日,因肺衰竭病逝,終年66歲。鄧碧雲相識滿天下,但與她感情最深厚的,可算是同住32年的摯友陳杏雲姑娘。陳姑娘接受《明周》專訪,細說與鄧碧雲同住32年的情誼,成為1991年3月31日的封面故事。
在這位相交多年的摯友口中,鄧碧雲是一位重情義和慷慨的人。聞說碧姐的丈夫雷維舟過世後,陳姑娘曾負擔起另一位雷太太的一家大小生活;又聞說因為碧姐仗義疏財,經濟曾陷困境,陳姑娘曾借出二十萬元給她清還債項。
對於種種傳言,陳姑娘解說:「那時候,那邊的仔女(另一位雷太太)已是很大了,我看不用她(碧姐)怎樣照顧!那是很久以前的的事情了,我們不必提起,而且對朋友,我從沒計較金錢,更不會說『借』。」陳姑娘說,這些年來,她與鄧碧雲無分你我,一同儲錢,對於金錢,她們有一個共同心願,「取諸社會、用於社會,生前冇機會做善事,死後就將積蓄捐出來,那個先去世,就先捐出她的那份錢。」
有傳聞碧姐因為一封五十元利市遭人白眼,而與任白疏遠,對於這個傳說,陳姑娘堅決否認:「她從未出手如此低。」陳姑娘說:「我們和任姐、仙姐是多年的姊妹情,常常到她們家裏打麻將,後來因為她們晚上兩、三點才開場,治安又不好,才沒有再去。」陳姑娘續說:「阿仙(白雪仙)對阿碧『不知咁好』,風雨不改,天天由司機工人送飯送湯到醫院給阿碧。」而在碧姐臥病瑪麗醫院期間,陳姑娘每朝七時便出門,到醫院陪伴碧姐,「農曆新年期間,醫生雖然批准她放假出院,但阿碧沒有安全感,我知道她不想出來,但朝八晚八在醫院服侍她的工人,那幾天也需要放假,病房裏只有幾張沙發,放不下其他牀,她不想我太辛苦,所以就出院住了幾天。」
陳姑娘沒有結婚,沒有子女,至親的人,在香港是碧姐,美國則有大哥大姊,所以每年都會回去探望年紀老邁的他們,碧姐有時亦會同行,陳姑娘說:「我的兄姊都當她是一家人了。」兩人還常結伴同遊,「每個角落都會遇着她的影迷,尤其這幾年,她演媽打深入民心,一些在外國長大不懂中文的後生,都會拿張鈔票來要求她簽名。」
摯友離世,陳姑娘對未來一派茫然,但清清楚楚記得一個旅程:「去年(90年)7月5日,阿碧就是在美國,在我家裏扭傷了腰骨,在那邊醫了個多月回來,又住進法國醫院個多月,後來芳艷芬打電話來問病,提醒我們何不請個教授醫生來會診,於是轉到瑪麗去。那個病後來受到控制,有起色了,誰料到會因為細菌感染,導至腦充血、肺積水……她可是『求生力強、抵抗力弱』呀!」
陳姑娘料不到短短半年間,碧姐會離他們而去,但她覺得碧姐並不是沒有這個打算的,「她聽得多,看別人看得多,心裏自會有個分寸,但她這個人對人好,不想來探她的朋友擔心,盡說好話……」碧姐與陳姑娘從花園大廈搬到現在的居所已經三年多了,這個單位還是南紅的母親先看中然後割愛讓出的,有人說這間是發財屋,碧姐入住之後便接得媽打角色(《季節》),果然財源滾滾,但卻病痛多多,碧姐的女兒雷靄然還曾請人來堪輿一番,不過陳姑娘說:「我不大相信這一套!即使這間房子,正如風水先生所說有問題了,亦難保搬另一間屋時,沒有其他問題,但我亦尊重她們的意見,去看房子準備搬屋,不過作最後決定的還是阿碧,她說不搬。」
令人安慰的是,碧姐從略有起色到轉入危險期,不過是幾天時間而已,即使在這半年臥病期間,她也沒有太大的痛苦,「這也許就是她平日待人和善,積回來的福吧!」陳姑娘說。
2021年是鄧碧雲逝世30周年紀念,香港懷舊文化研究者岳清先生撰寫了《萬能旦后鄧碧雲》一書以作紀念,「香港電影資料館」亦舉辦了紀念鄧碧雲的經典電影回顧。鄧碧雲的女兒雷靄然(Helen姐)當時為母親離世30周年,而接受車淑梅訪問,她在訪問中表示,「因為媽媽教導我Don’t look back,不要看回頭,不要記仇,無論多輝煌、不開心的事情,都會成為過去,晚年風平浪靜就是最好,人生一定要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