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在位三年,表現與市民期望大相逕庭,其處事作風好勇鬥狠,不斷挑起紛爭,令本港內耗不消,長遠只會削弱香港在國際間的競爭優勢,市民不願樂見的。未來兩年有數場選舉,2016年有立法會選舉、特首選舉委員會選舉,2017年有特首選舉,最關鍵的是特首選舉,只要梁振英不能連任,才有機會扭轉現時局面。
推動民主 促進和諧
新任特首上場,首要處理的,就是停止紛爭,促進社會和諧。香港的核心問題是人不和、政不通,過往本港各界為特首選舉方法吵得面紅耳熱,其爭拗蔓延至民生議題,甚至政治化。香港處於壁壘分明、非黑即白的鬥爭,政府難以施政,只會殃及池魚,最終市民受害。
政改被否決,要重啓五步曲實在舉步維艱,落實普選遙遙無期,但不代表特首可放任政制發展停滯不前。立法會的功能組別,是長久以來的爭拗點,爭議在於他們的認受性比直選議員低,卻成了民生議題能否通過的關鍵,導致小眾利益凌駕於大眾的民生。要改變這個畸形現狀,特首應推動修改立法會選舉制度,擴大功能組別基礎,逐步減少功能組別議員的數目及比例。在政府委任的諮詢委員會,按立法會選舉勝出比例委任建制及泛民代表,最重要是讓議會真實反映民意,透過推進民主,減少因個人政治立場而引起的爭論,從而令議員理性討論民生政策,市民受惠。
造地建屋 增加供應
講到民生,市民的願望不外乎安居樂業,年老時老有所依,但觀乎香港現況,市民要實現兩個願望,恐怕困難。香港樓價高企,就算近來稍有回落,市民都難以置業。若申請公屋,一般家庭至少要五年才可上樓,單身人士更是遙遙無期。輪候公屋人數逐年上升,公營房屋供應量嚴重不足,政府的三年上樓承諾破滅。市民無論循私人市場還是公營房屋安居,相當困難。所以,特首應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確保市民安居。
興建公屋需要若干面積土地,雖然市區內有零散的空置用地,不過以見鏠插針形式興建樓宇,只會滋擾附近居民。從規劃、發展角度來看,只有百害而無一利,所以興建公屋,必須謹慎選址。不過香港土地供應緊張,特首需考慮的是如何增加用地,例如回收合適的棕地、閒置農地作發展。
安老退保 改善醫療
處理了市民安居問題同時,就是讓市民老有所依。老人的生活保障是香港的一大課題。全民退休保障討論多時,強積金、長者生活津貼只是杯水車薪,基層人士的退休生活沒有保障。長遠來說,沒有完善的退休保障制度,在人口持續老化的環境下,只會製造愈來愈多社會問題,落實退休保障是急不容緩之事。安老政策與醫療政策密不可分,政府要檢視現有的醫療體系是否能夠應付日漸增多的老年人口,增撥資源去增加醫療設施,令長者得到合適的照顧。安老退保、改善醫療就是第三件應做的事。
立法會議員
下期執筆議員:何秀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