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乃萱.安坐家中

羅乃萱:童年陰影,揮之不去?

如果一個孩子,十五天不准吃喝,遭家人虐待,到有天被人問起,十五天內沒吃飯喝水,有否不適。他的回答居然是:「沒有不舒服,我忍住不作聲,睡覺時夢見自己吃東西,所以不餓。」

這是近日有關五歲女童疑遭父親及繼母虐待致死案的新聞中,女童十一歲哥哥的供詞。

我是無意中讀到這則新聞,難過之餘,更陷入深沉的反思。這是一對怎樣的父母,竟對孩子這樣狠心?孩子幼小的心靈,將會留下什麼樣的陰影?長大以後,又會變成怎樣的人?

唉!真是難以想像。

很多人以為,童年發生的事,長大便會淡忘。其實不然。尤其是幼年期經歷了家暴,父母離婚,或被霸凌侵犯等,有研究指八成的人會在二十一歲時開始出現至少一項精神問題,甚至酗酒或毒品成癮。

而且,這些經歷童年創傷的孩子,在開始的時候,根本不了解自己的遭遇,還會將之「合理化」,絲毫不覺得施虐的一方有任何問題。直到某天,被第三者(通常是社工,老師等)揭發,才知道事態嚴重,需要幫助。更可悲的是,當他長大後成家立室,這些陰影更如影隨形,難以擺脫。意思就是,如果在一個沒有愛與尊重的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成為父母後同樣不懂得如何愛惜尊重自己的孩子。如果在一個天天擔心被打罵的家庭長大下的孩子,成為父母後也很容易以打罵來對待自己的孩子。這樣的例子,我就碰見好幾個。

像她,父親重男輕女,對作為長女的她從不重視,素來的對待不是打就是罵,生起氣來父親更怒斥她是「蠢貨」,讓她自幼缺乏自信,至當了媽媽後,也同樣以打罵的手法來「教養」孩子。

曾問她難道不知道這方法有問題嗎?

「知道。但沒辦法啊!孩子惹我生氣,我就難以自制地對他們又打又罵……」

後來聽她談多了,才明白「父母的無理打罵」乃她成長時的「家常便飯」。不過慶幸的是,當她願意坦誠地面對過去,明白父母帶給她那些負面行為的影響,嘗試改變內心那些控訴自己的獨白(如你好醜、好笨、好懶之類),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特別是憤怒),並將正向正面的信息存放在心,看到她逐漸走出童年噩夢的陰霾。

這天見到豁然開朗的她,問及會否淡忘童年這些慘痛回憶。她從容地說:「不會忘記,但這些回憶不再操控着我!我自由了!」

看見她笑意盈盈的臉龐,心中暗暗為她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