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我曾經受邀請編寫和執導一個微電影廣告,客戶希望我寫一個關於媽媽和女兒的親情故事。當時我提出:「如果這個故事說的不是一般媽媽,而是一個領養媽媽和孤兒的故事?」因為我相信一個領養媽媽對孩子付出的愛和關懷不比一個親生媽媽少,所以故事的高潮反而是,當女孩在八歲時知道媽媽原來並非「親生」媽媽的反應會是怎樣。生父母和養父母的情感到底有沒有分別?什麼才是真正的親情?
最近看了一齣紀錄片《Found》,故事講述三個在中國被領養後生活在美國不同地方的高中女生,因為網上基因檢測服務發現彼此有血緣關係,從此聯繫起來;後來一起透過內地一個「尋根」服務嘗試尋找親生父母。三個女孩都是中國「一胎化政策」下的棄嬰,她們現在的「父母」當年都是在福利院(孤兒院)領養她們並帶她們到美國生活。自小她們就要面對自己與其他人膚色種族不同的成長環境,父母沒有特別隱瞞她們的身世,只是當她們開始懂事,意識到自己的身份議題,也開始對自己的「根」產生好奇,想知道自己的身世是什麼一回事。
紀錄片分開三個部分,分別是她們現在美國的生活,第二部分內地「尋根專員」-- 一個叫劉好的北京女生 -- 依靠他們領養父母提供的資料在廣東地區用各種方法張貼告示,探訪並嘗試配對他們的家人;最後一部分是他們三個女孩一起出發探訪自己的出生地。三個女孩各有心情,例如當劉好找到一些眉目,其中一個女孩竟然會退縮不想知道更多,她害怕發現自己親生父母遺棄自己的真相,也害怕面對這種重逢。然而影片最觸動我的是那位竭力為她們尋找親生父母,在內地土生土長的劉好小姐。她正是成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因為有了一個弟弟,父母不想繳交「一孩政策」的罰款而多次想棄養她,幸好得到祖父母極力挽留,她才「僥倖」在這個家庭生活,卻在成長間受到嚴重歧視。所以她對這班曾經被遺棄的孩子感同身受,也非常願意幫助他們。
女生第一次來到中國,立時感受到奇怪又血脈相連的觸動,再次探訪自己曾經住過的福利所,縱使沒有任何記憶,卻起碼想像到自己是如何與養父母遇上。最後他們是否能夠成功尋親,留待觀眾自己去欣賞;我喜歡導演提供了不同角度,包括訪問那些曾經放棄自己孩子的父母,在孤兒院照顧嬰兒的褓姆,還有三個女生的養父母,每一種連繫都是意料之外的深遠。探訪過後,影片尾聲,大家又再回到自己的生活,但都已經對「家」和「根」有了新的解讀。理解和面對自己的過去需要勇氣,但經歷過後,才會更珍惜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