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在社交平台看到有位朋友上載的旅行片段,是去年她帶着六歲大兒子坐火車歐遊的回憶。其中一段在火車上,她問她的兒子:「囝囝,來告訴大家,我們現在在哪裏?……英國!英國哪裏?……倫敦!那我們正在坐什麼?……火車!正在去哪兒?……荷蘭!請你告訴大家你今天早餐吃了什麼?記得嗎……有蛋,香腸,多士……囝囝,你今天開心嗎?……開心!」整段片我看得很不舒服,媽媽問兒子那麼多問題,卻沒有一個問題是兒子自己回答的!我看到坐在媽媽旁邊的兒子,其實一直有企圖回答,只是他需要思考,也許他思考的時間比你想像中長,但媽媽總是阻止了思考的發生。

這種家長很常見啊!媽媽擔心兒子不知道答案,才會急於說出,或者覺得這也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即使是簡單到「今天陽光猛烈嗎?」,她都擔心兒子會答得不準確;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媽媽已預設答案,只想聽到自己想聽的答案,即使感受性的提問 -- 「今天去公園玩得開心嗎?」媽媽都希望聽到自己想聽的。演變下去,兒子從此依賴媽媽給予「正確答案」,不再願意自己尋找真相,也懶得自己表達。

在對話之中,思考其實比答案重要。

別說是小孩子,有時朋友間聊天,我都會看到一些「阻止別人思考」的人。朋友甲企圖分享一些個人故事,包括一些個人感受,也許他詞不達意,不擅辭令,也許他需要沉澱感覺,所以說話斷斷續續;但話未開口,朋友乙已經搶他對白:「你係咪咩咩咩……」「我知嘞,你梗係……」以為自己可以為他代言,以為自己令表達變得簡單,我總是為這些情況納悶,因為在我看來,一個人如何在腦海中經歷沉澱然後分享,才是整個表達過程 -- 我們正在接收的不單是朋友甲的「說話」,還有情緒;他沉默的時候其實也是表達的一種。

思考需要空間和時間,感覺需要沉澱和發展。小孩子或是成年人,請讓他們思考發生,情緒發生。問題是問題,答案還答案,你又要問又要自己答,你又話要聽,自己又要搶住講,其實真的很老土呀。

「由得他自己說吧。」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