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宜開市,新辦公室擇日開張。親手切過燒豬,和拍檔們忙於應酬來賓之際,門鐘一響,新卡片送到。改了新設計、新地址,更大的轉變是,銜頭只有「導演」兩個字。那麼,之前的卡片呢?是「導演/主持/作者」,除了年齡外,是個名副其實的「斜槓青年」,即沒有單一職業,多重身份的工作者。卡片改了,但實質上未改,我仍然在寫專欄,逢星期四主持電視節目,下個月有電影演出。只不過,我現在的首要工作,以廣告導演行先。
剛巧讀到報章,報道了一個「斜槓少女」,身兼侍應、舞台設計、面書專頁管理員多職。副題加了「廢青」兩個字,而相關新聞的網上討論,也圍繞這個主題發展,有人大罵「唔正正經經搵份工」、「鼓吹下流」等等。真理沒有愈辯愈明,明明白白的是世代交替的代溝。
我畢業的時代,其實才不久以前,仍然和之前的幾十年同一個定調:找份穩定工作,投靠一間大企業,或者打政府工,又或者紀律部隊等等,這些是幾代香港人的最佳出路。如果到現在,你抱着這種想法和畢業生談論一下,他們肯定把你當做古老石山了。經濟的轉型,短短十多年幾次金融跌宕,大公司裁員司空見慣,薪酬水平也沒有優勢。反而網絡世界冒起,每人頭上一片天,工作也可以透過各種網絡方式進行。青年人一想創業,二思自由,有能力和想法的,隨時能上網尋找工作機會,何需打份牛工?「斜槓青年」不是潮流產物,是社會趨勢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