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個,香港人大概一點都不陌生。在這個消費如此高的城市,不懂理財,你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生存。
常常聽到些故事都很鼓舞。某某人做的工作工資不高,不過很會存錢,現在單位也有幾個了;某某人看來好像沒有什麼學識,但他很勤力,現在也有幾個舖位收租了。這樣的故事香港多的是,不過這些好像也是都市傳說。來到這一代,很勤力然後有幾個單位收租,大概是因為那些單位本來就是父母在上一個年代買下來的,現在不過是由這個很勤力的孩子來供而已。
我常常被問到一個問題:「夢想是如何達成的?」而我常常回答:「夢想是需要靠理財達成的。」
做音樂,對很多人來說是很夢幻的事,因為在這個金融發展如此厲害的城市,那個純數字的世界實在充滿銅臭,只要你想做到的目標帶有一點浪漫,你跟這些所謂「銅臭味」就已經沾不上邊。實情是,在這個地少人多的地方,沒有一件事是不需要錢的,音樂也不例外。或許我們先不要將錢視為對手,我們也不要過度浪漫化音樂。來到「達成」一件事這個層面,哪管你最後想做的事情是去感動人,還是去賺很多錢享盡榮華富貴,說穿了,它們也同樣是一個「目標」。要達到目標,就必須要策略和資源,不過兩者會用到的資源可能有點不一樣而已。「金錢」是這個世界其中一個共通資源,任你多浪漫,你也需要衣食住行的開銷,你不需要,跟你一起工作的人也需要,所以花錢去製作音樂是必然的。我的夢想是製作好的音樂作品留給世界,所以我必須要想清楚達成這個目標的策略和需要用上的資源是什麼。我就不在這裏花篇幅來細數製作過程了,簡單來說,我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好讓跟我一起做這些製作的人,得到相對合理和實際的回報。我所需要理的「財」,除了錢之外,當中的「財」當然也包括跟我一起完成這件事之後,那些工作人員看到的願景和得到的滿足感。這是一個永遠沒有辦法學完的過程,但我們總得去學。
其實「財」包含的力量,遠比「金錢」多很多,要學會理好這些資源,也是一生的學習和練習。「理財」的意思,是學懂為自己想做的事負責任。金錢不臭,實際不等如無情,夢想裏面不只浪漫,難在我們如何努力找平衡。
好好去學,這不就是修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