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公案,雖然每則只一個情節,三言兩語卻可以讓人胡思亂想,不同時候看有不同「啟發」,實乃充實時間罅隙之恩物。 這一則說到有一僧人來找百丈懷海禪師,說有座好山好水好適合修行的,可以容納一千五百位和尚,但百丈本人屬骨性,那山屬肉性,不宜居,唯有在座下挑選一名弟子去掌舵,當那裏的住持去。 禪宗典型通識考試故事又來了。話說百丈選了兩位候選人:首座大弟子華林覺,以及另一名被來訪者相中點名,當廚房雜務的靈裕。百丈說:「如果能道出一句出色的警句,就把住持之位傳誰。」這種警句,猶如當今流行曲副歌的金句,寫得多就熟能生巧,聽得多的領會了其中門道,等閒貨色會挑剔,覺得不外如是。百丈簡直是金牌監製,什麼沒聽過? 百丈指着一個用來灑淨的淨瓶出題:「如果這東西不叫它淨瓶,可以叫它什麼?」淨瓶乃佛教儀式的器物,唐朝當時多用青銅製成,像個小花瓶,瓶口多作象鼻狀,灑淨水之瓶,故名淨瓶。 來了,來了,禪宗這門派,最講究不落文字,講得愈多愈以為精警愈失分,這分明是陷阱,所謂名與相,金剛經有云,「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連形相都是虛的,取名更不重要,答什麼都必然中伏。 大弟子也不是省油的燈,故意迴避說:「這東西總不能叫它做木樁字吧?」是不是很聰明呢?但是聰明的你,毋須看過太多禪宗問答比賽,都知道大弟子通常會輸給小伙頭的,而且勝選的通常是意想不到玩撒野那位。 廚房雜務靈裕就是一言不發, 把淨瓶一腳踢翻,瀟瀟灑灑的走開,完。 果然,百丈對大弟子說:「你輸了一座山了啊。」 看官,是不是不服氣,替大弟子抱不平呢?其實我非常懷疑,唐代佛教發展興盛,跟現在的肥皂劇一樣流行,宋代集禪宗故事大成的著作雖然無緣得看,但那些公案原材料都來自南北朝唐朝,大弟子應該也聽很多,模擬試題與標準答案具備,怎麼會輸給一個好像很有禪機,其實不外乎反其道而行的動作呢? 即使沒像靈裕般懂得百丈心意,若見過當代官員,保持緘默,來一句不評論個別案例,說負責工程的公司名字,我忘了,嗯,名字有什麼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才有關係。well,是不是很禪呢? 以上公案,除了啟發我們對名相不執着,玫瑰不叫玫瑰也有刺有香味之外,面試時要懂得逆向思維,老闆問若由你替本公司改名,你說什麼都死,不要落實,應該學官員以及文青,最好的名字永遠在構思中,好的公司叫什麼名字都好,等等。此外,青銅淨瓶在唐朝製作成本已經不輕,放到今天,千萬別亂踢,學靈裕以沉默為機智,即使沒砸爛什麼寶貝,一走了之賣弄個性,只會換來一句:「自閉毒男廢青無能,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時代不同,禪宗公案無定案,看歪了,也會教壞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