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罷在文化中心大劇院放映的修復版《李後主》(一九六八)回來,才知道有那麼多友儕身在現場。「現場」,在二○二三年七月廿九日晚上,有非凡意義,那是兩個白雪仙和大家同在的歷史時刻。
惟打敗時間才堪稱「經典」。「《李後主》為何一拍四年?」相對於傳說中「導演喊了開麥拉後便出外吃魚旦粉」的七日鮮風氣,《李後主》從醞釀、策劃、籌備拍攝到製作完成,橫跨一九六四到一九六七,破粵語片攝製規模的紀錄。
也是一段香港傳奇。
宣傳刊物也是歷史文獻:「必需從監製兼主演人白雪仙說起,仙姐之所以拍《李後主》,當然是要拍一部能替四十多年來的粵語片爭上一口氣的『大片』。她是深諳電影成敗關鍵的內行人,深知要花一百萬甚至一千萬去拍一部誇喇喇的『大片』並不很難,(然而)有某些投資千萬的片子被影評家罵到狗血淋頭,說是『大而無當』,可見『上乘大片』委實難拍。仙姐對《李後主》的製作重點是『慢慢幹,好好幹』,絲毫沒有『急功近利』的念頭。」
「當劇本初度脫稿之後,考古家、史學家也經常被邀請修訂,在『刻意求工』下,便『紙上談兵』了半個多年頭。而在策劃、策劃再策劃,籌備、籌備再籌備的千頭萬緒中,等到把《南唐李後主》寫上『開麥拉板』去,便着着實實耗去了一年多的光陰。」
而實際花在拍攝之上的是七十多個工作日。
「由於事事認真,樣樣求好,所以拍攝進度也是『大嘆慢板』。在澳門拍攝的那一場海戰便拍了又拍,前後幾達一年之久。所付出製作費之浩大更屬不在話下。照筆者(龍套)大致看來,製作四載,耗資一百五十萬決非『虛報戰果』,倒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該數字與二○○一年仙姐在《傑出華人系列》節目中親口道出的相同,但重點更在銀幕上有否兌現「繽紛瑰麗,氣勢如虹」的承諾。五十五年後的今天看來,無柱大殿的空間感,兩位主角的行頭,仍爲人樂道,但一拍再拍的「金鼓雷鳴海陸大廝殺」,更似過場性質。
「大片」的「大」,也顯示在戲院陣容。《李後主》的報章廣告上標明「全線十一院全滿」。其中有四家分布於上環、灣仔、北角等,另外七家在旺角、石硤尾、九龍城等。若拉得一兩家西片院線的龍頭戲院助陣,會不會更壯聲勢?
片長也是標誌「大片」的數字。《李後主》報章廣告上有一行就很搶眼也很不粵語片。「片長關係,請觀眾注意各院大堂張貼的時間表。華樂、美麗宮加十一點早場,其餘九院加五點場」。
修復版片長一○五分鐘,故好奇對比原裝少掉了甚麼內容(聽說不少是戰爭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