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輝.談戲風生

毛俊輝:能為香港做些什麼?(下)

上回談到從我過往擔任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的經驗中,明白到若發現值得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堅持去做,這才是真正為香港做事。
這兩年來,當我在創作《百花亭贈劍》的過程中,察覺到需要為粵劇開拓更多途徑,以探討其藝術發展。因此,借用現代劇場的創作準則,重新審視了粵劇舞台的藝術元素,對劇本、演繹、設計,甚至對團隊合作方式作出了一番深入探討。結果,於二○一八年藝術節呈現出意想不到的收穫,令許多從不看粵劇的觀眾有所改觀,覺得「好看、有戲味」,令他們有興趣去接觸粵劇。
去年於香港舉辦的「南薛北梅」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回顧粵劇的發展史,多位學者專家都不約而同地對「粵劇伶王」薛覺先先生所作的貢獻作出詳盡表述。就讀於香港聖保羅書院的薛覺先,對中西文化的涉獵及視野明顯地有助他日後在粵劇方面的改革。在其三十五年的演藝生涯中,不但個人演出屢創高峰,還推動在文本、唱腔、武打、樂器等吸收了中西、南北的養分,豐富了粵劇的表演內涵。坦白說,面對粵劇前輩耀眼的成就,不禁汗顏。所以今次《百花亭贈劍》二○一九年藝術節的重演,是難得的測試和探索機會,尤其珍惜。
中國大陸近年來大力提倡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需要帶出新氣象新面貌。但環顧大部分的文化發展項目,大多是聚焦於硬件發展。硬件固然需要,也要有軟件(包括藝術的路向、創作的內涵、產業的策略、人才的栽培等等)去支撐才會成功。我們往往看到有水準的硬件出現,而具體的軟件內容卻不得而知。鄭培凱教授說得好,「時代改變,我們不得不現代化,問題是應該怎樣現代化?」粵劇的現代化是需要有人去研究、去嘗試;通過傳統與創新的有機結合,找出與廣大觀眾接軌的軟實力,香港粵劇的新面貌便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