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亞美尼亞首都Yerevan一座山丘上的亞美尼亞大屠殺紀念館(Armenian Genocide Memorial),展覽館設於地下室,館內展示大量照片、故事、數字……

讀着讀着,心寒鼻酸,怎麼這一切跟我們聽過的故事那麼相似?大規模而具效率的集體滅絕手法都似曾相識,人有了權力是否都一個模樣?事實上在近代史上被歸納為「大屠殺」的個案,亞美尼亞大屠殺之後緊接的正是二戰的猶太人大屠殺,你甚至感到前者啟發了希特拉,為他提供印象,抓到狂熱的誘發點,學懂種族滅絕的執行手段。我幻想希特拉的案頭有一本參考書,那是亞美尼亞大屠殺的紀錄。每一段歷史都貌同實異,不重複,但相似,就像賦格曲式,呈示,再現,主題變成答題,再變奏出主題。

我向導遊道歉,誠言自己比較熟悉納粹的篇章,用它作為理解面前這一切的依歸,他沉默,點頭,然後說:「明白的,都很相似。」

不同的是,目前只有二十多個國家承認這場屠殺。將近一個世紀後的今天,這段「歷史」 依然是土亞兩國之間高度敏感的爭議,亦是國際間的尖銳議題。二〇一六年,德國國會才表決通過認定一九一五年奧斯曼帝國屠殺亞族人的行徑是「種族滅絕」,此舉觸發土耳其政府狂怒,從柏林召回大使,並揚言報復。土耳其的立場是承認殺戮和驅逐,但拒絕「種族滅絕」的標籤;爭端的關鍵是對於「種族滅絕」的定性。二〇一六年,主教教宗方濟各首開教廷先例,公開指稱這幕歷史為「二十世紀第一場種族滅絕」(the first genocide of the 20th century),他並抵達亞國,敦促亞美尼亞人和土耳其人踏上和解之路。

呈示,再現,主題變答題,變奏出插曲,變成新的主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