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腸道健康知多少 陸正綱籲及早篩查大腸癌|醫健知多D

本地
2023.09.04
撰文:徐雲攝影:鍾漢平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癌症之一,大腸約1.5米長,食物在大腸中約需16小時才被消化,過程中會把食物中的水分,剩餘可吸收的營養物質全部吸收,然後將殘渣通過腸道運動送到直腸再排出體外,大腸癌往往源於大腸瘜肉,而大腸瘜肉是腸壁表皮的細胞增生,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陸正綱,敎大家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腸道健康。

嘉賓主持:

益生菌是否對大腸有益?

正常人體大腸內充滿很多種細菌,某些情況下部分會致病令人不適,但大部分都對人體有益,這些就是我們所說的益生菌,可是日常所服食的益生菌,是否就能為大腸內的益生菌帶來好處,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很多人出於個人經驗,吃某類益生菌對腸道不適有幫助,譬如便秘情況好轉,腹瀉情況改善等,真正的情況並不明確,所以即使覺得有效,但是應該吃哪一種?怎樣吃?吃多少或多長時間等,這些問題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證實。

消炎藥和抗生素是否會影響大腸?

好與不好兩方面的影響都有,以消炎藥阿士匹靈為例,有些情況下會導致一些腸道問題,如胃痛、十二指腸潰瘍,甚至出血的併發症,但另一方面有證據顯示,阿斯匹靈能減少大腸癌的出現;至於抗生素一般用來消滅細菌,有時副作用會影響大腸,出現腹瀉、肚痛,嚴重會有「難辨梭菌」結腸炎,或許是由於微生態失去平衡,導致壞細菌趁機發作,所以這兩類藥物,要在患者有需要的情況下處方。

陸醫生認為少吃醃製肉類,對腸道健康有一定幫助。
陸醫生認為少吃醃製肉類,對腸道健康有一定幫助。

大腸瘜肉是否受飲食影響?

醫學界針對大腸癌的研究顯示,發現習慣多吃紅肉或精製肉類的人之中,大腸瘜肉和腸癌的數字相對較高,除了飲食影響外,其他因素包括年紀、糖尿病、癡肥、吸煙和飲酒等,都會令風險增加。

為什麼多菜少肉有利大腸健康?

研究指出飲食與大腸癌有關連,這些研究在不同地區進行,出來的結果都類同,然而除了注意飲食外,其他如遺傳因素也不容忽視,近親多腸癌的話,個人腸癌的風險同樣會提高。

要吃什麼才能幫助腸道健康?

這個問題並沒有確實答案,不過多吃新鮮瓜果蔬菜,少吃醃製及精製肉類,例如火腿和香腸等,是一般的健康飲食指引,雖然飲食健康,不代表身體一定健康,如果加上大腸癌篩查,就更能達到及早預防的目標。

大腸內的瘜肉有機會演變為腸癌。
大腸內的瘜肉有機會演變為腸癌。

經常便秘會否增加患大腸癌風險?

便秘不會導致大腸癌,不過大腸癌其中一個徵狀,就是出現便秘,如果突然出現這種情況,撇除飲食問題外,建議看醫生進行相關檢查。

五十歲以上的男性是否大腸癌高危?

五十歲以上的風險是比年輕者較高,不過並不是男性才屬高風險人士,女性也一樣,建議五十歲開始參加大腸癌篩查,如果有其他風險因素例如有家族案例,應該更早及更密進行篩查。

主持歐信希最關心大腸癌篩查是否真的有效
主持歐信希最關心大腸癌篩查是否真的有效

大腸癌篩查究竟有沒有功效?

大腸癌篩查是驗糞便和檢查大腸,因為瘜肉或腸癌有機會令大腸出血,將肉眼難以察覺的隱血及時識辨,新方法更會驗糞便內的其他物質,例如不正常細胞的基因等;另一種是做內視鏡直接檢查大腸,希望找到瘜肉並切除,因為大腸癌主要來自瘜肉病變,瘜肉經過多年時間,就有機會演變出癌細胞,所以及早清除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為什麼中央肥胖會成為風險因素?

目前並不清楚肥胖與腸癌的直接關連,不過研究數字顯示,中央肥胖不單增加腸癌,還會增加其他癌症的風險,一個可能的原因是肥胖人士胰島素水平較高,從而刺激了癌細胞生長。
5defcdfc-5fbe-418d-9226-d7bf90c192c0
醫生簡介
陸正綱—-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英國愛丁堡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英國倫敦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

髮型:Chris Cheng@AVEDA IL COLPO
化妝: Chan So Kit

陳卓賢 MIRROR 聲夢傳奇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