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吃晚飯,是真正的久別重逢,相識二十幾年,這數年來用手機留言的多,見面的少。留言多關公務,此外,就是祝身體好、我為你祈禱,刻薄說句,這樣認識一個人,與路人甲乙丙丁在網上胡扯一堆沒大分別,連現在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樣子有沒有變化有這麼重要嗎?沒有,如果只是外貌,那定期發個自拍照,全家福也就了事。一日不見真人,所謂本尊,少了講話語氣,那人就不夠立體。
現在用手機視像通話雖然也很方便,畢竟有種「我們現在在通話啦」的壓力,表現不夠自然,要談什麼,也好像有個設定的議題才適合。如果非關公事,你會與人在這種情況下談他人之事、公眾之事嗎?
唯有好好坐下來,不急,不忙,不刻意要講什麼,也沒有現成的難題要商討,這才能見真章,真正了解對方現在,甚至過去。過去,如果只停留在你還好嗎、最近怎樣的程度,那人只不過是個也會關心你一下的朋友,而你朋友究竟是個怎麼樣的人,說不定原來很陌生。
網友之言,當然是會裝的,也會為了發言而發言,好歹也公開表態,過濾掉了公關成分,剩下的渣,也可能撿拾到一些碎片,還原到一點模糊的面目。
好了,我們久違之後坐下來,菜也已經上來,朋友先埋頭祈禱,一二三四五秒鐘過去,還沒完成,我睜睜地看那菜,有點尷尬。差不多一分鐘過去,才禮成。他信教,我是知道的,卻不曉得會在飯前感謝主謝到菜兒也涼了。我問,你禱告了什麼,要那麼長啊?他說,不就是感謝主賜我們食物,還要感謝主賜我們見面機會喔。
我極度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但也禁不住說,其實,若想多見面,我也可以做主,主動一點就是了。他微笑,然後吃。
吃,就說。我說,伊斯蘭「國」最近發布了針對對象名單,台灣也有一份,你怎麼看?他有點茫然,喔,有這樣的事喔,那,也是上帝的安排了。我說,喔,那麼,如果蔡英文真的當選,你覺得台灣的兩岸政策會有什麼變化嗎?他說,這個還真沒放心上,也沒想過。
其實,我也不是要做民意調查,要從台灣人口中了解在地的民情,也不一定要談這些話題,於是來個急轉彎,說道,現在是那有點晚,我們的鍋裏有很多薑,中醫說了,晚上忌薑喔。
他就熱絡起來,我們談了一晚上的養生之道,臨別,他溫情依然,說要保重身體,煙呢,是要戒的,他會為我祈禱。
看,與君一席飯,過去沒認識那一面,都補回來了,友誼如昔,只是印象有了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