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陶傑:皇后不知何處去

陶傑.摩星嶺上
2019.02.16

香港新移民創業傳奇的「灣仔碼頭水餃皇后」逝世,享年僅七十三歲,去得早了一點。
「水餃皇后」名臧健和。如此男性化的名字,或許注定是獨當一面的角色。即使包餃子,其命運也不會止於一名家庭主婦。
果然由小販開始,在灣仔碼頭叫賣,搬進了店舖,最後有美國資金欣然入股。帝國主義勢力扶助,散葉開花,臧女士變成了大老闆。
發達之後不忘初心,回饋香港,成立教育基金,設在中文大學。終其一生,在香港只擁有一座房子,其他錢財固然不知去向,卻證明這位女士一生樸實,相信辛勤工作,屬於上一代的新移民,甚有民國遺風。
五六十年代的大陸移民,來自山東、京滬、四川湖南,大江南北的不少。那一代人經歷過戰亂,都知道低調生活,勤奮掙扎。「水餃皇后」雖來自北平,原籍山東。山東是麵粉煮食之鄉。不止餃子,山東大餅和生煎包,更聞名半壁江山。
六十年代香港銅鑼灣渣甸坊京華戲院隔鄰有一家「新新飯店」,賣山東大餅、窩貼、生煎包,香味四溢。後來京華戲院另一邊,今日希慎廣場那個小斜坡,也開了一家清真牛肉包店,也一陣濃湯香味。去京華戲院看電影,由利園山走過來,人還未到,已聞見一陣食指大動的鍋香。如此光景,今日長大的一代,實無從想像。
「美利堅」則是香港六十多年歷史的另一北方食店。名字與美國相連,烹飪內容沒有半點關係,一度令西方傳媒覺得好奇。美利堅最早開在灣仔駱克道分域街交界不遠,附近多酒吧。越戰期間美國大兵上岸,一看見招牌,心生思鄉情感,還以為裏面賣的是漢堡包牛排。推門進去,發現北京填鴨、木須肉薄煎餅、北京山東餃子拼和大葱香醋,味道比祖國的什麼漢堡包,簡直天堂與人間。「美利堅」之名,從此在美國水兵之間傳為口碑,許多大兵來灣仔酒吧探蘇絲黃之外,喝得醉醺醺後醒了,必進「美利堅」吃一客北京填鴨加蒸餃才安穩上美國戰艦,開赴越南。
後來「美利堅」不知何故,股東與主廚不和,廚師分裂,在灣仔道開了一家「新美利堅」,在國泰戲院側鄰。「新美」約做了十多年關閉,剩下舊美利堅,搬到駱克道原址的對面,做到去年底,也結業了。
從此香港真正北方餃子店成為絕響。今日的所謂本土派,只知道香港的美食是什麼茶餐廳豬仔包奶茶、旺角魚蛋之類,其實這些垃圾全部上不了大桌面。
冷戰時代,香港的美食面向西方,不是尖沙咀的「樂宮樓」,就是灣仔的「美利堅」。銅鑼灣還有一家「東興樓」。此外尖沙咀天文台道還有一家「洪長興」和「老正興」,冬天吃蒙古涮羊肉,亦大江東北,美食一奇。
其時的香港籍貫繁多,真正是中華多元文化。潮州菜則局處九龍城一帶,與苦力和雜差為伍。香港出現「潮江春」能租得上銅鑼灣和中環的商場,是八十年代之後的事。
水餃皇后當時勤奮工作,拿到灣仔碼頭,自己開店鋪。今日不可能再現:第一,食環署不准小販胡亂擺檔,皇后即使再生,水餃擺幾天亦遭驅趕。第二,店舖地產租金太貴,單憑包餃子絕對無以為繼。今日的「鼎泰豐」也由台灣起家,做到多國連鎖。其他根本沒有經營上位的空間。
所謂一個時代的結束,說得太濫了。水餃皇后後來沒有移民美加棄香港而去,也沒有北上回歸大陸,終老於香港,也算對得住這個成就她金錢傳奇的前殖民地。只是風景雖殊,山河各異,後來皇后成為大企業家,餃子也沒有以前那麼好。正如今日的特區香港,何嘗不是一樣?

星級企業大獎2020 聲夢傳奇 陳卓賢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