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其他文章

鹽水

幾個機器人,在我書桌上排排站,都不夠三吋高。我工作時,它們看着我;不用工作時,我看着它們。同是機器人,可每一個都是不一樣的。在外貌方面,它們都有頭有臉有眼睛,有手有腳有身軀,而且個個都會走動。我本來不選擇塑膠玩具,但我想看看它們如何走動,是什麼令它們走動。

第一個,頭上有天線的小傢伙,很傳統的模樣,大概是捷克作家舞臺上出現的原型,只不過兩隻腳變成了腳座。當年恰佩克為他1921年的故事創造了機器勞工,叫它們做Robots,意思是工廠中幹苦役的人。他們其實比我們理解的機器人更先進,是生化人(cyborg),像《銀翼殺手》中的仿生人(Android)。構思不錯,機器人不需安排食宿,更不用付薪酬,可以不停地勞作。故事中途,機器人很快進化為智能機器,反叛了,他們倒過來,做人類的主人,令人類滅亡。這成為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的先驅。恰佩克後來又寫了《鯢魚之戰》,成為政治寓言。我這個呆頭呆腦的小傢伙,可不用勞動,沒有智能,只有電能。是個遙控的物體,能滑行,轉彎,還會發聲和閃光。這麼一件玩具,算是摩登了。

第二個是擺脫了許多人體形象的機器人,機器的組件多,生物的結構少,而且還露出紅色和黑色的電線。這些組件都顯示和電池有關。見到它那四四方方的頭顱裝上一塊特別的物體,就知道是用來吸收陽光的設計。因此,這個機器人是靠太陽能啟動的。如今的玩具,很多都採用太陽能的裝置,的確可以讓小朋友認識科技,同時認識環保。

第三個,相對而言,更簡單了,整體變得纖細和輕盈。它的頭顱也是平板四方,卻沒有太陽能板。但腦袋後方也拖着紅黑兩條電線。小傢伙由什麼推動呢?我知道,因為桌上的幾個,其中兩個,是我自己動手製成的。買一盒DIY,依照說明書,把組件配砌,除了接駁零件,還要安裝電線,連接摩打。那是學習的過程。在沒有太陽能板的頭頂,要裝什麼?我依組裝方法完成了:在一個小盒中先放入一塊鋁片;接着,在鋁片上放一塊薄布,然後在布上再放一塊炭片。另外做一件事:用玻璃杯盛2cm清水,加入鹽,攪至融化。拿吸滴器吸取鹽水後,滴幾滴在機器人頭上的小盒內。只要啟動開關掣,機器人會在光滑的平面上滑行。鹽呵鹽,它動起來了。整個過程中,小盒子內發生了什麼?化學的變化。鹽是氯化鈉。鹽在水中會釋出鈉離子和氯離子,它們透過水把電從炭帶到鋁。至於鋁,變化成氧化鋁,電子又會變回鋁和炭,往返循環,造成電流驅動摩打。由鋁、鹽水和炭組成鋁氣電池。選購機器人時,見到「鹽水操控」,還以為到了魔術區。

第四個機器人是我最喜歡的,眼神和善,顏色亮麗,用發條旋動,最環保。遲些我會找個三吋高的發條BB-8,和它一起放在書桌上,和我相看不厭。我其實另有一個R2-D2小機器人,可它不會走動,但會發光,因為它是電筒。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