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林奕華.繾綣星河

林奕華:煇煌經典

專欄
2023.01.20
撰文:林奕華
林翠1975年創立真納影業公司,首作《十三不搭》由《董夫人》唐書璇執導,葉楓、關山、林翠、鄭少秋、沈殿霞、吳家驤、梁醒波、羅蘭合演,以攻打四方城反映當年香港社會怪現象,不乏同期意大利電影如費里尼,柏索里尼作品的荒誕與新寫實手法,乃香港新浪潮的前浪。
林翠1975年創立真納影業公司,首作《十三不搭》由《董夫人》唐書璇執導,葉楓、關山、林翠、鄭少秋、沈殿霞、吳家驤、梁醒波、羅蘭合演,以攻打四方城反映當年香港社會怪現象,不乏同期意大利電影如費里尼,柏索里尼作品的荒誕與新寫實手法,乃香港新浪潮的前浪。

顧嘉煇是幸運的,同樣是香港作曲家,他的時代很厚待他,適逢電影業蓬勃,電視業起飛的六、七十年代,光是應付主題曲、插曲,以至主題音樂的需求,已為他的名留下龐大的「遺產」—由第一首寫來投考,並被採用於卲氏電影《不了情》(一九六一)的插曲《夢》開始。

「誰說人生如夢,我說夢如人生」,出自幕後代唱的胞姐顧媚口中,再由林黛在鏡頭前以舞姿配合節奏,一首經典如是誕生。

那年代,都市電影常以歌台舞榭入戲,尤其國語片的女明星,皆有曼妙歌喉。但顧媚與葛蘭葉楓尤敏林黛不同,她的星運大抵受限於身材嬌小年齡略大,除了一部唱而優則演的《小雲雀》(一九六五),她的歌聲惟有繼續「借」給《白蛇傳》(一九六二)中飾演白素貞的林黛。

《白蛇傳》的黃梅調插曲非由顧嘉煇所作,但潘廸華開先河的《白孃孃》(一九七二)則是他獨力承擔全部歌曲的音樂劇創作。更具歷史意義的是,《白孃孃》造就了他和黃霑填詞的首次攜手,一闕《愛你變成害你》,又是一首經典國語歌的誕生。

丁瑩主演的《多少柔情多少淚》(1967)在當年是賣座電影,其中情節,由歌女為有為青年自我犧牲到絕症傷逝,都令人想到《不了情》(1961),可見經典的影響無遠弗屆。
丁瑩主演的《多少柔情多少淚》(1967)在當年是賣座電影,其中情節,由歌女為有為青年自我犧牲到絕症傷逝,都令人想到《不了情》(1961),可見經典的影響無遠弗屆。

出生廣州的他,就是為粵語片《多少柔情多少淚》(一九六七)中,在夜總會鬻歌的女主角丁瑩譜出《長相憶》,也是國語發音。加盟無綫後為電視劇《星河》(一九七○)寫主題曲,主唱人是「番書妹」詹小屏,但瓊瑤的歌詞,必然也是國語唱出。

所以一九七四年為「翡翠劇場」首發的《煙雨濛濛》撰寫廣東話主題曲便甚具瞄頭。字正腔圓的鄭少秋令人聽出耳油,但,是腔調一點也不中式的仙度拉把小調曲式的《啼笑因緣》(一九七四)唱到家喻戶曉。據說最初填詞人葉紹德筆下引經據典,卻被監製王天林嫌咬文嚼字一再退貨。直至葉先生賭氣一語衝口而出:「『為怕哥你變咗心』夠俗喇啩?」反而正中監製下懷就此OK。

有着門檻不再難以高攀的歌詞,顧嘉煇雅俗共賞的地位從此奠定。港式情懷的經典金曲亦一首接一首誕生。 電視劇主題曲大行其道,廣播劇也不甘牛後。《小時候》(一九七七)是港台電視部同名劇集的主題曲,一九七八年由黃大仙兒童合唱團版本「升等」為陳秋霞版本。但數經典中的經典,則非一九七九年誕生的《獅子山下》莫屬。

顧媚在2006年出版的自傳,一五一十把一生訴諸筆墨。《小雲雀》(1965)誠為她的影壇代表作,片中的她,以本尊身分把《不了情》(1961)中林黛飾演的青青唱過的主題曲和插曲重唱了一次。其中邊唱邊看着男主角走到眼前忍不住淚眼婆娑一幕,輪到她是林黛上身。
顧媚在2006年出版的自傳,一五一十把一生訴諸筆墨。《小雲雀》(1965)誠為她的影壇代表作,片中的她,以本尊身分把《不了情》(1961)中林黛飾演的青青唱過的主題曲和插曲重唱了一次。其中邊唱邊看着男主角走到眼前忍不住淚眼婆娑一幕,輪到她是林黛上身。

經典之外,也有遺珠。顧嘉煇曾給《董夫人》(一九六八)導演唐書璇的《十三不搭》(一九七五)譜出主題曲《相思灑滿地》。主唱的鄭寶雯在佳視時代曾灌錄《流星.蝴蝶.劍》(一九七八)主題曲,當年作曲者署名張志雲。事過情遷,今日都正名為顧嘉煇。

一首隱藏經典才不致遺落佚失。

陳卓賢 星級企業大獎2020 莫文蔚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