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集《狂潮》來看,李韶如(黃淑儀)的戲分是有紋有路的。雖然她是在「人羣」中出場,但之後每次出現,編劇(陳韻文)都讓觀眾一點一滴加深對她的認識,而且,是一來便有感情戲可以表現角色的內心。
同樣在第一集中有這機會的,還有三個人,富瑤酒店門僮郭松友(卡迪遜)、董事長程一龍(石堅)、女明星雷茵(狄波拉)。
角色的身份地位懸殊,但編劇就是要製造跨階層矛盾。《狂潮》作為一九七六年無綫(梁淑怡主持製作部)挑戰「百集時裝長劇」的創舉,在第一集,便已顯示它那體現「時裝」和「長劇」精神的野心:一部跳動着社會脈搏的摩登連續劇。
須知道,《狂潮》之前,翡翠劇場每周五晚還是播出半小時的《書劍恩仇錄》。由古裝到時裝,半小時到一小時,此番有着開先河,破天荒的魄力,當時仍有人抱觀望態度—大部頭的製作條件能支持多久?這,可會是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
肥皂劇雖然在英美早已流行,但在香港,與它最接近的模式,只出現在電台廣播劇裏。五十年以上的周記茶餐廳是開在商台的《十八樓C座》。當年富瑤酒店也鋪排了上層中層到下層各式人等,務求一家酒店不止是「社會縮影」,更要具備「時代氣息」。
首先,是類型上的推陳出新。既云寫實,便不會文縐縐,既是連載,則一定要有釣魚的竿。對於觀眾的心理和喜好,《狂潮》鎖定在兩個字上: 「奇情」。
第一集開場五分鐘不到便「平地一聲雷」:一輛開往沙田的小巴,跳下一個年輕人,當他走入公路旁的草叢,赫然發現一條女屍。馬上接回廠景富瑤酒店大堂,他向當值經理陳正(蕭亮)報告此事,原來他乃酒店門僮郭松友。
陳正聞訊色變。下一個鏡頭,卻轉到高層的辦公室。觀眾亦由新人卡迪遜,以報幕靚聲馳名的蕭亮,改為看見另一批面孔:總經理王偉,秘書蘇杏璇,副總經理朱江,人事部經理羅國維,保安部經理談泉慶,公關部經理吳正元,工程部經理金興賢,和飲食部經理黃淑儀。當開會中的眾人還在為酒店被借來拍片導致客人投訴事件商議對策,蕭亮帶來酒店後山發現女屍的節外生枝。公關部的吳正元建議由人事部出面報案,黃淑儀輕輕一句「嚴唔嚴重啲呀?」已經交代了她的分寸感,還有她在王偉心中的地位—最後拿起電話撥九九九的,是蘇杏璇飾演的高級秘書,高小姐。
眾生相的戲劇輪廓,在十分鐘內建構起來。節奏明快的「快」,馬上讓人感覺到《狂潮》的「新氣象」。它,原來要以生活氣息給香港數百萬計正在吃晚飯的香港家庭「加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