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是世界精神健康日,香港人對精神健康日益關注,工作有壓力,家庭有壓力,生活也有壓力,「你有壓力,我都有壓力」,大家普遍明白和接受,可是少年人有壓力時,多被嗤之以鼻,認為衣食無憂的一羣,小題大作何來壓力可言,被忽略的壓抑感受,往往透過自傷行為宣洩,𠝹手在青少年間,漸漸成為一種次文化,臨牀心理學家梁重皿博士,解構青少年𠝹手行為。
梁重皿:𠝹手是自傷行為的一種,可以是利器𠝹手,也可以是撼頭埋牆、搣、打傷或抓傷自己,出現這種行為,背後涉及很多複雜因素,其實是當事人內心,有着很強烈的痛苦情感,不知道用什麼方法舒緩,自傷成為轉移內心痛苦的方式,藉皮肉表面的疼痛,希望減輕內心的傷痛,所以部分人會有解脫感,甚至得到自我控制的感覺,從而令自己平靜下來。
還有一些情況,是當事人感覺與世界失去聯繫,處於一種麻木的狀態,藉自傷帶來的強烈痛楚,感受自己的存在,還有些是自我形象,以及自我價值較低,透過自傷懲罰自己,最後一種是感覺沒有人理解,而且不知道怎樣表達內心感受,用自傷方式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
譚凱欣:為什麼多發生在十五、六歲少年人身上?
梁重皿:這種情況涉及很多因素,青春期荷爾蒙和環境改變,令少年人的情緒比較波動,衝動性比較強,所以青春期被喻為「暴風期」,這個過渡階段,自我形像、學業、朋友、戀愛、前途等,都會遇到很多壓力和轉變,對少年人來說挑戰性很大,可是他們的情緒管理和技巧,還沒有完成發展,所以相比起成人,更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加上青少年容易受朋輩影響,有可能透過仿效朋輩,爭取認同感和歸屬感。
譚凱欣:青少年出現自傷行為,對日後成長有沒有影響?
梁重皿:絕對有影響,因為自傷只是表徵,意味着當事人背後,情緒正面臨極大困擾,我們需要幫助當事人,解決和處理他們面對的困難,從而健康成長,有研究發現,曾經自傷的青少年,日後自殺的風險相應提高,所以自傷是需要正視的問題。
譚凱欣:如果孩子不願溝通,家長應該怎麼辦?
梁重皿:當家長發現子女有自傷行為,肯定會很難接受和面對,震驚、嬲怒、無助、無奈等,也有很多負面情緒反應,而且會責怪自己,所以家長先要明白,有這些情緒很正常,要先接納自己的情緒,父母和子女很親近,如果帶着個人情緒和青少年溝通,只會令事情更難處理;如果發現孩子有重複性自傷行為,我們建議應尋求專業人士協助,評估子女的身心狀態和危機程度,不宜獨自承擔。
作為父母要明白,子女不是故意有自傷行為,而是積累了很多負面情緒,卻找不到方法表達,選擇用一種難過的方式,宣洩內心積累的痛苦,家長要嘗試理解他們的感受,不要用負面標籤,令孩子有更多罪疚感,更不要用強硬的態度,以及怪責的説話處理,盡可能平心靜氣,用陪伴的方式,給孩子足夠時間和空間,說出他們內心的感受,讓他們明白,有人在意他們的感受,這樣較容易將內心的困擾說出來。
譚凱欣:有沒有方法令他們停止傷害自己?
梁重皿:自傷行為,是一個漫長的治療過程,並沒有即時奏效的方法,自傷往往有一個觸發點,發生一件事,衍生一連串不能改變的問題,最後構成自傷,我們可以協助當事人,了解在什麼情況和狀態下,產生自傷衝動,令當事人明白自傷的意義,當有自傷衝動時,怎樣分散注意力,嘗試用另一動方式,例如做運動、大叫、大哭、睡覺,或其他能自我放鬆的方法,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譚凱欣:有什麼溝通方法,可以令子女更容易接受父母的關心?
梁重皿:我們會建議家長和子女,一齊做輕鬆和開心的活動,放鬆心情的情況下慢慢傾談,對不擅於用言語表達的青少年,可以用文字、圖畫、錄音或訊息溝通,但家長不能期望馬上得到答覆,孩子為什麼難過,為什麼要傷害自己,這些問題的答案,需要有足夠時間準備,他們才會漸漸打開心房和父母分享。
心理學家簡介
梁重皿——香港心理學會臨牀心理學組主席,衛生署認可臨牀心理學家名冊會員,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博士(臨床心理學),香港中文大學臨牀心理學社會科學碩士,香港大學精神醫學(思覺失調學)碩士,英國諾丁漢大學心理學理學士。
嘉賓主持:譚凱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