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親陌》因閒言導致悲劇 比利時導演追憶童年掙扎傷痛

歐美
2023.02.24
撰文:張一明
首次演出電影的伊登丹布林(右)和吉斯塔夫德威爾在《親陌》中表現出色。
首次演出電影的伊登丹布林(右)和吉斯塔夫德威爾在《親陌》中表現出色。

《夢女芭蕾》比利時導演魯卡斯當(Lukas Dhont),憑新作《親陌》(Close)再次揚威康城,亦入圍今屆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魯卡斯坦言影片是追憶自己童年的掙扎與傷痛,片中兩個本來親密的男孩因外圍閒言而疏遠,導致悲劇收場,嚴重過情侶講分手。

伊登飾演的李奧(左)跟老友洛米的母親本來也很親密。
伊登飾演的李奧(左)跟老友洛米的母親本來也很親密。

比利時導演魯卡斯五年前首部劇情片《夢女芭蕾》一鳴驚人,奪得康城影展「同志棕櫚獎」、金攝影機獎、「一種關注」單元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及最佳演員殊榮,更代表比利時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現稱最佳國際影片),第二部長片《親陌》去年再次揚威康城,奪得評審團大獎,更再次代表比利時競逐今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

《親陌》是魯卡斯承接《夢女芭蕾》之作,嘗試和探索童年和青少年時期,讓他不安的東西,探索身份認同的議題,以及人因為他人和羣體的看法而引起的衝突,也是他坦誠地談論一個關於自己極其個人的題材:一個同性戀男孩在成長時為友誼中親密的一面而掙扎,也是他向曾經背叛過又已失聯的朋友致意。

吉斯塔夫飾演的洛米,忠於自己對好友的愛,但感情脆弱。
吉斯塔夫飾演的洛米,忠於自己對好友的愛,但感情脆弱。

伊登丹布林(Eden Dambrine)和吉斯塔夫德威爾(Gustav De Waele)分別飾演的十三歲男孩李奧和洛米,二人表現出色,細微的表情動態到一串眼淚都好有戲味。兩個好友關係原本親密又純過蒸餾水,因外圍閒言閒語,李奧要疏遠洛米,導致傷心的洛米自殺悲劇收場,嚴重過情侶講分手。正如英文片名《Close》,影片不僅描寫兩個男孩間的親密關係,後半部描寫李奧失去洛米後,封閉內心的悲痛,被拋進一種哲學性的掙扎中,有被禁錮的概念。李奧為了迎合身邊同儕,要學充滿陽剛味的冰上曲棍球,象徵他戴着面具,無能力做回自己。最終他向哥哥及洛米的母親表白才能釋懷。

導演魯卡斯寫情感十分細緻,人物動態、場景設計、色彩運用及攝影考究用心,拍得精緻動人。繽紗花田象徵童年,收割後沒色彩的田地象徵告別這個階段。有人將《親陌》跟《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相提並論,但《親》片比《以》片更純真卻更沉重。《親陌》也可對照另一金像熱門電影《伊尼舍林的女妖》,比較少年人與成年人面對突然中斷的友情關係時,不同的反應。

片中的花田象徵主角的童年到青春期的變化。
片中的花田象徵主角的童年到青春期的變化。
Marvel 奧斯卡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