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混血兒子面對香港教育 李佳:做功課母子像開戰|李佳專訪

本地
2024.07.12
撰文:徐雲攝影:洪志富
20240708 李佳親子

李佳與英籍丈夫Sunny,2016年帶着兩名兒子從英國移居香港,她記得當時6歲的大仔)Can(李培楚,完全不適應香港的學校生活,放學回家一到做功課時間就喊,「之前在英國讀幼稚園,放學回家最多只是看一本書,他根本沒有做功課的概念,我希望他能學好中文,所以安排他入讀傳統小學,簡單的抄寫生字,他都覺得很吃力,一做功課就悽悽慘慘哭哭啼啼,寫幾個字像上刑場一樣,我在旁邊看到眼火爆,愈看愈嬲激到拍枱拍櫈,結果每日的功課時間,兩母子就像開戰一樣。」

李佳
李佳與兩個兒子感情很好

這樣又哭又鬧的「廝殺場面」,老公Sunny看在眼裏當然痛在心頭,西方的教育理念是創意和啟發,中國人重視基礎教育,先掌握對文字的認識和理解,小學階段不論中文的詞語,還是數學乘數表,都需要書寫背誦,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中西合壁的家庭,往往成為衝突的導火線,佳佳說:「我記得兒子剛開始在香港上學,早上八點要到學校,有時候囝囝起不了牀,爸爸就會讓他睡多一陣,叫我打電話回學校,說兒子起不了牀要遲些回學校,他認為孩子的睡眠更重要,兒子有爸爸撐腰根本不重視校規守則,類似的分歧和衝突,搞到戰場不斷蔓延,從兒子的功課到待人處事的規則,我們為了這些事經常吵架,家庭氣氛很差令孩子無所適從。」

佳佳是獨生女,父母在香港,她為了家庭放棄國內歌唱事業,婚後與丈夫移居英國做全職主婦,丈夫知道她一直喜歡唱歌,因為家人放棄自己的夢想,所以在英國找了一間公司,過了三個月試用期後,派到香港分公司工作,以行動支持她回香港發展,並有更多時間親近父母,佳佳說:「我一直感激老公的支持,因為文化背景不同,大家經常爭吵很傷感情,其實家庭不應該成為包袱,夫妻間意見不合很正常,他的付出一直令我很感動,所以嘗試站在老公的角度去想,當他看到我讓步時,也願意退一步支持我。」

有段時間她老公幫小朋友補習英文,知道做功課和背默書的作用,開始理解香港的教育制度,明白緊張兒子的功課,不過就設下底線,不能讓兩個兒子上補習班,因為上完一天課已經辛苦,如果補習到晚上才回家,剝奪了孩子休息和玩樂的權利,佳佳說:「大兒子到小學五年級,知道功課和考試的重要,他開始自動自覺讀書不用我操心,考到心議英文中學,中學後成績突飛猛進,去年中一考到全級第三名,今年剛收到成績表也是全級第三,最重要是他找到讀書的興趣和意義,整個人變得更有自信,不再是以前害羞又怕事的小男孩。」

經歷了大兒子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佳佳明白教導孩子不能操之過急,尤其男孩子遲熟需要時間成長,小兒子Kaya(李培明)讀五年級,今年十歲半,從小接受本地傳統教育,她說:「大兒子害羞老實性格像爸爸,小兒子像我小時候很活潑,他的考試分數我是冇眼睇,不過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都不同,不應該將兩兄弟比較,老師也提醒我不要心急,男孩子到適當時候就會發力,我不想再回到以前拍枱拍櫈的日子,希望和他們一齊都是開心玩的時間。」

姜濤 星級企業大獎2020 MIRROR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