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事放下,今天的事做好,明天的事再算。」吳綺莉自從在家中種植園藝後,有以上的體會,「我家中的工人姐姐在家鄉是下田工作的,她的丈夫至今仍然以務農為生。兩年前我開始忽發奇想在家種植,第一次揀了最容易種的生菜,兩個人就開始在露台展開我們的園藝工作,期間種過桔、番茄、茄子、蘿蔔、莧菜及檸檬等,經過園藝種植更學到珍惜生命。我外公是牧師,從小到大都在家講耶穌,以前我對聖經完全沒研究,近年家中發生了很多事,我開始種植,最初檸檬成熟,我也捨不得摘下來,生怕以後不會再長新的出來,切檸檬猶如守聖餐般,誰知明年又長新的來,我覺得很奇妙,有一棵蘭花,凋謝後再種,竟然長出兩棵來,令我覺無論發生任何事,都要像棵植物般,堅強地活下去。」
吳綺莉表示種植並沒有公式,全賴用眼觀察及用心感受,「其實種植也是用普通的泥,我會留起洗米水,洗第一次的水不要,第二次的水才用來澆灌;平日吃完雞蛋,將蛋殼弄碎來施肥,不過蛋殼不要隨便撒在泥土上,一定要將泥土覆蓋,否則會引來蛇蟲鼠蟻;在泥土放下種子後,要放在室內培植,直至發芽後才可轉盆及移至室外,以免大風吹走種子,種植要自己去感受植物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論,有些人可能定好隔日澆水,其實天氣溫度及濕度都有影響,最實際是用手去摸泥土,甚至用眼都可看到泥的濕潤程度,濕潤的泥色會較深,乾涸的泥色則較淺,我也會跟植物聊天,至於盛載發芽的器皿,也不需刻意去買,用過的外賣飯盒,或開完party的錫紙盆都可以。由於我沒有下農藥,一般種生菜,約兩至三個月可收成,去年有兩個超強颱風來襲,其實是沒辦法百分百去保護這些植物,盡量將所有植物移到地上,所以做農夫很辛苦。」
自從自家種植之後,吳綺莉也減少了吃肉類,「種植之後我少吃了肉類,因為覺得有很多抗生素,在家又不可能養豬養雞,心理上食菜好少少,就算有農藥,最多浸水久一點,但是肉類浸多久也沒有用;不過,我也明白這個世代其實吃什麼也沒保證,以前我小時候見的白菜都像手指般大,現在的白菜像香蕉般大,全部大小一樣像倒模出來。當然我在家中的小露台種植,是沒辦法做到完全自給自足,但每次吃到自己的收成,會很滿足,單是一個檸檬切片沖水,味道是很清新的,沒有苦澀味道,連皮也可吃掉;收成的茄子簡單蒸熟,加點醬油便非常美味;小番茄及生菜摘下來,拌點日式柚子醬,也成了豐富的一餐。我一直不是太注重健康,以前覺得該死不用病,不過近年開始有少少轉變,平日亦有習慣將蒜泥來拌飯,我覺得有殺菌作用,因為之前我在電台上班,播音室是密封的,就算枝咪換走個套,其實一有人病,也是很易傳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