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嘉雯在話劇圈是有名的演技派,大家都說她是好戲之人,在舞台劇方面獲獎無數,想不到第一次拍電影《叔.叔》,又入圍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及問鼎最佳新演員獎。
對名利一向淡然的區嘉雯對於自己第一部拍的電影可以入圍提名兩個獎,她沒有特別的興奮,並且開自己的玩笑說:「都幾十歲人了,還提名新演員。」
《叔.叔》導演楊曜愷打算找一個劇場的演員來演出太保的太太,劇場的人推薦區嘉雯,和導演見過幾次面,又要拍一段戲讓其他投資者及合夥人看,大家有共識,經過遴選,終於選中她。
區嘉雯在《叔.叔》戲內和太保結婚四十幾年,突然發現太保和袁富華的基情,區嘉雯說,作為太太,只能默默接受,婚姻亦只能這樣行下去,「其實在戲內,我們什麼都沒傾過、沒喊過、沒嘈過,只是一個眼神,兩者已經明白。作為一個傳統又沒有受什麼教育的女性,當然是不開心喇,但大家捱了幾十年,難道一個家就這樣散了嗎?」她把一個舊式老婆的心理狀態,演得有層次及絲絲入扣。
演舞台劇及電影,區嘉雯覺得是兩回事,「每一個話劇的綵排時間,最少五個星期,電影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時間,不過今次已經好好彩,楊導演一開始就做足功課,遴選出來後開始參加圍讀,而且劇本很完整的交到演員手上。」這部成本很低的獨立電影,參加了柏林影展,區嘉雯也隨團出發,這也是她第一次出席歐洲影展,感覺新鮮大開眼界。而柏林具有代表性的英文雜誌《Exberliner》更評選這部戲是最值得排隊觀賞的電影。
「其實以前也去過柏林兩次,參加影展卻是第一次,逗留了七天,有五晚都是放映電影,之後演員又有Q&A,又參加派對,風景就沒太多時間看了,不過也享受了當地的啤酒及豬手。」
區嘉雯現在有時間應邀演出舞台劇及電影,主要是她在一七年開始退休,不再擔任教師,騰出了很多時間可以利用。「○三年移民回港後,在中小學教英文教了十四年。當時一邊做話劇,一邊教書,待放學後晚上才能綵排,那段時間覺得有點累,主要是不夠瞓。」
九九年,區嘉雯和陳寶珠合作舞台劇《劍雪浮生》,她演仙姐,演了一百場,非常受歡迎及哄動,亦開始令到區嘉雯的演技為人賞識。事隔廿幾年,她重溫和寶珠姐的合作時,她才告訴我:「當時我們有一百場的湯水之緣!」
寶珠和區嘉雯的性格都是內斂之人,不是一開始就可以和對手很熟落。「寶珠姐的名氣咁大,身邊又有很多影迷,我的性格很慢熱,所以排戲的時候大家都是客客氣氣。」
直到進入演藝學院,當晚做dress rehearsal,區嘉雯見到寶珠姐的一個珠迷,突然拿了一個暖壺進入她的化妝間,對她說:「阿姐(寶珠)知道你一個人冇煲湯,以後每次開工,阿姐飲什麼,你就飲什麼,一定預你一份。」區嘉雯捧着那壺湯,感動到立即哭出來。「我真的好感動,好感動,因為寶珠姐冇必要這樣照顧我,那份情真的好重要。」
區嘉雯從小沒有媽媽,只有傭人照顧,屋企沒有煲湯的文化,所以她也不習慣每天一定要喝湯,到了自己一個人生活,去了美國更加不會煲湯,看到寶珠姐很細心,明知她沒有湯喝,每日都照顧了她的胃,「一百場的演出,足足喝了寶珠姐一百壺湯。」之後兩個人在演出方面就愈來愈交流,愈來愈暢順。
雖然在舞台劇方面拿過很多獎項,又被公認演技神級化,區嘉雯的個性十分低調,「其實我八七年就移民了,中間回來演過《莎莉要飛》及《劍雪浮生》,演完回去,直到○三年才全面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