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醫健知多D】寢食難安 過度擔憂 張正平講解焦慮症先兆

本地
2021.11.21
撰文:徐雲攝影:伍敏慧

古時杞國,有個人整天擔心天會塌下來,因而寢食難安,我們都知道「杞人憂天」很傻,可是卻沒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天塌下來當被冚」;每個人都經歷過焦慮不安時刻,遇到考驗或危機時,焦慮情緒就像敲響警鐘,提醒我們即將面對危機,以便早做準備;可是有些人往往不由自主地,擔憂家人、工作、生活、學業……會有更差的情況出現,警鐘不斷「誤鳴」以致長期處於戒備狀態,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正平,解構焦慮症的成因及預防方法。

焦慮,症患者經常為未來擔憂
焦慮,症患者經常為未來擔憂

譚偉權:平時遇到問題和困擾,容易手心出汗,心跳加速是否焦慮症?

張正平:手心出汗,心跳加速,這些症狀對焦慮患者來說,是很常見的情況,不過這些也是正常的壓力反應,所以要判斷是否焦慮症?主要看有沒有其他焦慮症的徵狀,如果對工作和生活,與其他人相處,造成很大影響的話就要正視。

譚偉權:焦慮症和普通焦慮情緒有什麼不同?

張正平:焦慮情緒,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反應,某程度上能幫我們應對壓力,所以有焦慮情緒很正常,你問我有沒有緊張和焦慮?事實上做訪問、上電視或主持講座,都會有一些緊張反應,最大分別是焦慮症患者,他們的緊張和焦慮是持續的,長時間擔心一些沒有發生的事情,或者擔心災難降臨,因為太擔心,以致對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

譚偉權:經常無緣無故感覺有不好的事會發生,事實卻沒有發生,是不是焦慮症的先兆?

張正平:焦慮症病人經常有很多擔心,擔心很長遠的事,擔心一些沒有發生的事,甚至不知道自己擔心什麼?身體因為擔心出現很多不適,所以我們在判斷時,主要考慮擔心的程度,對生活的影響以及持續性;如果焦慮情況令患者不能正常出門,不能正常上班或上學,有時擔心家人或自己的健康,不斷又重複地進行各種檢查,這些情況對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就需要面對和正視。

譚偉權:如果因為擔心經常失眠,會不會變為焦慮症?

張正平:失眠與焦慮症的關係是相向的,很多焦慮症患者會失眠,因為情緒長期處於繃緊狀態,影響了正常睡眠,當然失眠未必代表有焦慮症,所以還是要看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問題。

譚偉權:焦慮症的明顯徵狀是什麼?

張正平:持續有很多擔心,主要擔心沒有發生的事,想像一些災難性的事,長期處於不安的狀態,有時就算知道不應該擔心,卻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緒,其他人叫他不要擔心,不要想太多,卻沒有太大幫助,反而覺得沒有得到身邊人的理解;另一方面焦慮令患者長期繃緊,身體處於警覺狀態,往往因為一點小事觸動情緒,容易發脾氣,記性和專注力下降,身體出現各種問題,包括頭痛、頸痛、心跳、胃痛、手顫、出汗等,在焦慮症患者身上,經常有機會發生。

責任感重,求好心切的人,未能及時紓緩壓力,容易出現情緒困援。
責任感重,求好心切的人,未能及時紓緩壓力,容易出現情緒困援。

譚偉權:焦慮症是否和壓力有關?

張正平:外在壓力是其中一個誘發焦慮症的因素,但同時亦牽涉內在因素,焦慮症患者,並不是抗壓力低,他們往往是事業心較重,責任感很強的人,習慣將問題攬上身,對自己要求高,希望事事做到比較完美,身上的擔子自然愈來愈重,當壓力不斷累積,去到某一個點時,就容易觸發情緒困擾。

譚偉權:焦慮症去到嚴重時會不會變抑鬱症?

張正平:焦慮和抑鬱,這兩種負面的情緒,經常會走在一齊,簡單來區分的話,焦慮症患者往往為未來擔心,擔心將來可能會發生的事,事實上未必會發生,就算發生也不是想像中那麼嚴重;抑鬱症多數為已經過去的事不開心,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為自己的過去內疚或懊惱,實際上很多患者兩種負面情緒都存在。

譚偉權:如果有焦慮症又不正視,會不會愈來愈嚴重?

張正平:焦慮症病人,往往擔心完一件事,又為另一件事擔心,某個問題解決了,短時間輕鬆一點,很快又轉移目標,擔心另外一些沒有發生的事,如果這些情緒問題,能夠早一些處理的話,對生活不會造成更大的影響,接下來很多問題可能會消失,所以早處理也容易解決;有些患者嘗試用酒精、香煙或藥物,為自己減輕焦慮的感覺,卻容易造成更多健康方面的問題。

焦慮症因為過度憂慮,往往令患者身體出現各種不適。
焦慮症因為過度憂慮,往往令患者身體出現各種不適。

譚偉權:如果患上焦慮症要怎樣治療?

張正平:每一個求診者的情況都不同,醫生會按患者的需要,安排不同的治療方案,大致可分為三方面,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生活習慣調整,如果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就需要用藥物治療,再透過心理治療,調整事事追求完美的想法,另外健康及均衡的生活習慣也非常重要。

譚偉權:我們可以怎樣預防焦慮症?

張正平:安排健康和均衡的生活模式,可以減少平時的壓力狀態,當突然有其他壓力出現時,情緒的反應就不會太強烈,所以工作或學業以外,要安排適當的作息時間,讓自己有充足的休息和運動,參加放鬆心情的活動也有一定幫助,可以學習一些放鬆的技巧,例如靜觀練習、腹式呼吸練習,對壓力或情緒管理都有一定幫助。
1a8272a3-57e8-4671-b7af-aaa3e3ff765d
醫生簡介
張正平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精神科)

嘉賓主持:譚偉權

聲夢傳奇 MIRROR 陳卓賢
人氣 TRENDING
王力宏 梅艷芳 李靚蕾 姜濤 MIRROR ERROR 張家朗 香港小姐 聲夢傳奇 炎明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