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詩⋅序》中曾云「手之舞,足之蹈」,舞蹈藝術的歷史大概能與時裝並駕齊驅,在不同地區的聞名中均歷經千年。多少演變,舞蹈早已從祭祀、敬神的傳統,變成如今的藝術媒介,伴隨音樂節奏,透過身體律動抒發情感。人們對舞蹈的追求,漸漸從宗教和實用形移師至藝術和美學,這種轉變倒與時裝雷同。而事實上,時裝界均與舞蹈有着密切的往來,以此作為靈感的設計自然多不勝數,不少耳熟能詳的單品甚至演變自舞蹈服飾,從藝術走進生活。加上服裝隨舞蹈員的動作飄動,那種律動之美實在很難讓消費者不心動呢。
Maison Margiela二〇二一年春夏系列再度與Nick Knight合作,以探戈作為靈感拍攝影片。
舞蹈與時裝的淵源
時裝品牌和設計師鍾情舞蹈藝術,甚至找舞蹈員在天橋上肆意舞動,乃是常有的事。Issey Miyake、Marc Jacobs、Iris Van Herpen等皆鍾情現代舞,舞者延伸時服裝的剪裁和結構完美呈現。近年相對深刻的,則是Dior創作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將二〇二〇年的春夏時裝騷化身芭蕾舞台,模特兒在舞者中穿梭,充滿浪漫意境。說起來,早在Christian Dior先生的年代,他已將舞蹈視為重要靈感,時裝史上著名的“Cygne Noir”晚裝(Black Swan,著名芭蕾舞曲目《天鵝湖》中的角色)便取了舞裙散開的狀態,營造帶動感的優雅。
要談時裝設計師與舞蹈的淵源,則不得不說Coco Chanel與俄羅斯芭蕾舞蹈團創辦人Sergei Diaghilev的故事。二人因藝術結緣,前者曾贊助舞團,助他們走出困境並突破傳統芭蕾舞的限制,更與二、三十年代間,三度為其演出設計舞蹈服裝,與當時可謂開創「跨界藝術合作」的先河。而此種緣份亦一直透過品牌後任的創意總監延續,「老佛爺」Karl Lagerfeld曾為德國編舞家Uwe Scholz和著名舞蹈家Elena Glurdjidze設計服裝;Virginie Viard上場後亦連續兩年贊助巴黎歌劇院新舞季開幕之夜,並以CHANEL旗下工藝坊Lemarié為芭蕾舞劇”Variations” 製作高級訂製服級數的舞衣。
紀錄動態美學
懂得欣賞舞蹈和時裝結合的,並非只有設計師。美國攝影師「夫妻檔」Ken Browar和Deborah Ory創辦了一個名為“NYC Dance Project”的平台,邀請紐約不同的舞者「客串」模特兒一角,在穿上不同品牌的時裝之際在鏡頭前翩翩起舞,以靜態的相片紀錄動態的美學。他們接受訪問時說:「舞蹈和時裝自然而然便交織在一起;沒有人能夠想舞者一樣,透過律動賦予服裝生命。」Valentino、Iris Van Herpern、Marchesa,這些服裝在Ken與Deborah的鏡頭下,與天橋上的型態截然不同,更添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