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衣物去留而糾結的你,究竟在煩惱着什麼?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為衣物去留而糾結的你,究竟在煩惱着什麼?

      16.02.2024
      Lau White
      Ki

      或許是興之所至,準備執行隨歲晚而來的大掃除習俗;也可能是半推半就,為年內生效的「垃圾徵費」措施未雨綢繆——在快將(or已經)塞滿的衣櫃前,苦苦思量這堆衣服何以積累如此的您,到底為著甚麼而煩惱呢?

      本章專題的主角——整理師阿橙,在工作中見盡客人在決定衣物去留間的糾結。身為「局外人」的她,看得自然通透一些,除了按自身經驗,歸納出一套整理心得幫助客人衡量物品價值、摸索生活風格外,更(不自覺地)將這套執拾哲學透過穿搭來體現。縱然阿橙自嘲「搵我講Fashion,傻的嗎」,但當這位幽默率性的整理師真分享起自身穿搭理念時,內容也饒有趣味、絲毫不傻,內容更惹人細嚼,一如她給予在大掃除「臨急抱佛腳」的讀者的建議:「仲斷(捨離)乜鬼啊……既然你之前三百六十四日都提不起勁執捨,也不差在這一日半日啦;你現在最需要斷捨離的,就是那班指指點點的親戚的眼光!」

      阿橙,香港第一位專業整理師,為客戶提供雜物諮詢和整理服務。她曾為執拾自己家居而查經據典,在成功執整後,她認為「自己能做到的事,其他人沒可能處理不來」。抱著這種心態,她在外國報讀相關執拾課程後便毅然入行。
      阿橙,香港第一位專業整理師,為客戶提供雜物諮詢和整理服務。她曾為執拾自己家居而查經據典,在成功執整後,她認為「自己能做到的事,其他人沒可能處理不來」。抱著這種心態,她在外國報讀相關執拾課程後便毅然入行。

      由商家與童年誘發的囤積

      就不要等這道問題在大掃除時以呵責的形式出現,現在就率先理性探討一下——「究竟那些散滿我們家居的雜物從何而來呢?」這裡指的不是雜物產地或來源,而是令你決定買下/收取那件物品的念頭。「在香港,買東西實在太方便啦,加上商家手段渲染如買一送一、滿額贈品等,都容易使人購買超出自己需要的東西。」作為香港首位專業整理師的阿橙,看盡老中青年的囤積實況,她接着分享其他富有「香港特色」的囤積誘因:「另外,工作壓力大也會使人透過購物來發洩……這呼應著『補償心態』,亦即因著童年物質匱乏,到長大有經濟能力後就肆意購買。最後,當然是香港地空間有限啦!有時即使雜物數量不多,在有限空間中看起來也非常擠擁。」——囤積盡處,原來是我們心靈某部分的不滿足。

      阿橙常問客人這幾道問題以共同決定物品去留:「幾耐用一次」、「將來幾時用」、「是否有其他功能相似的東西」、「能否在需要時問別人借」。
      阿橙常問客人這幾道問題以共同決定物品去留:「幾耐用一次」、「將來幾時用」、「是否有其他功能相似的東西」、「能否在需要時問別人借」。

      從衣櫥蔓延至家居的散亂

      「而其中一樣最常見的囤積物品,就是衣服啦,很多客人找我也是因為他們的衣櫃『搞唔掂』。」被問到衣物與囤積的關係,阿橙逐以「習慣」的角度來詮釋:「在衣櫃滿載時,人們習慣將衣物蔓延至衣櫃以外的地方——起初是櫈,再來是檯,及至行李箱,最終更霸佔了其他家庭成員的衣櫃,散亂就是由此而來。」阿橙分享途中,攝錄師姐姐不禁聽得嘴角上揚,露出靦腆笑容,她這表情倒也側證了阿橙所說的例子貼近生活。然而有共嗚的何止衣物擺放方式,正如阿橙所述,「Fast Fashion」興起下,流行風格變換不停,驅使人們買入衣服的理由多不勝數,「空間」早就不是購買與否的考慮因素,而是買入衣物後要面對的煩惱。那「煩惱」可能不會馬上驟現眼前,而是蟄伏於我們對散亂與日漸減的容忍程度中——至於那觸發一刻,通常比我們想像中來得要快。

      捨離有度

      衣服再多也是死物,為它被割捨而感傷心的是喜愛為事物傾注意義的我們;既然難離難捨,為何還要斷捨離?「斷捨離不等於盲目割捨或每每丟棄,其哲學是希望透過整理物品,讓人們回歸當下,不被過去以物件的形式圍繞和影響生活;然而將環境整理妥善也不代表客人的心境能盡然釋懷,每個人投射於物件的情感量度各異,整理師其實需要對症下藥,理解和疏理客人囤積的情結。」講解完整理師應有的態度與溫度,阿橙繼續以購買衣物為例,說明整理的學問:「例如面對客人在衣物去留間的糾結,我會與客人探討其購買衣物的習慣、標準、途徑、次數等細節;原來客人在工餘時間會刻意長留在街上,繼而提高了購物的意欲,那就從這生活習慣入手,打破囤積循環。」以上阿橙為客人所作的諮詢與助人專業的手法類似,重點是,因著這種深入的交流,客人理想的生活風格在與滿屋狼藉成對比的清晰詢談中,漸見輪廓。

      體現於生活 延伸至穿搭

      執拾也是一場風格的整合,擅於為客人摸索出理想生活風格的啊橙,其自身風格又是如何?會是大眾認知中,符合整理師形象的一絲不苟「極簡風」嗎?阿橙聽罷笑說:「其實,我屋企是有嘢的;不過,唔多唔少唔缺。」阿橙滲著無奈的笑容反映出她不是第一次釐清這先入為主的印象,她逐以家居特色說明自身風格:「我十分喜愛橙色,所以家中的裝潢傢伙都以橙色為主;比起白色,橙色給予我一種實在的生活感。」風格體現於生活的各個層面,家居佈置是其一,最外顯的還是穿搭;除了顯示出她鍾愛橙色外,啊橙的穿搭理念又闡述了這位整理師甚麼性格特質呢?首先是幽默。

      「就如小學常識書所說,衣服的作用是蔽體和保暖,這也是我挑選衣服的準則。」看見記者面露難色,阿橙再笑著補充:「不過呢,市面上也不多衣服做到以上兩點⋯⋯於我而言,都是舒服為主啦,受小時候喜愛的台灣插畫家影響,我喜歡T-shirt牛仔褲的襯搭,這給予我一種很自由的感覺⋯⋯我不知道這叫甚麼風格,但我希望到五十歲時都能維持這種穿搭。」誠如阿橙所說,有時文字不足將風格定義,簡單如T-shirt牛仔褲,以及一些橙色單品,一套專屬的風格已渾然而生。縱然阿橙自嘲「搵我講Fashion,傻的嗎」,但從她的穿搭理念中,也能得出一個發人深省的訊息——風格的構成源於確立並貫徹自己喜愛的事物。

      阿橙滿身橙色的單品塑造出其專屬風格。
      阿橙滿身橙色的單品塑造出其專屬風格。
      啟發阿橙穿搭風格的,是來自台灣插畫家凱西筆下的一班角色。這班穿著白色T-shirt、牛仔褲,留著一頭短髮的角色活像現實生活中的啊橙。
      啟發阿橙穿搭風格的,是來自台灣插畫家凱西筆下的一班角色。這班穿著白色T-shirt、牛仔褲,留著一頭短髮的角色活像現實生活中的啊橙。

      整理的意義

      說風格,散亂就不能是風格嗎?既然能彌補心靈的缺失,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囤積又何錯之有?若整齊是種壓力,為何還要將之當作生活準則?文章最後,就讓我們放下「囤積必須根治」的成見,聽聽阿橙怎樣解讀整理、執拾一事。「其實生活也沒有所謂『必須』的準則。不過,透過整理環境而騰出空間,有助我們建立習慣。『屋企』是有一套系統存在的,我們每日的行事規律也受這套系統影響,而已,這套系統應該是能幫助我們養成能邁向理想生活的習慣。」阿橙再以真實個案說明環境予人的影響,她說:「我看過客人在執整家居後,獲得了邁向人生新篇的勇氣——轉工、結婚、生小朋友,甚至結束一段關係;透過環境轉變,他們得以實現自己的願望⋯⋯當然,為客人整理環境並不代表一定能幫助他衝破某些關口,重點還是理解他囤積的原因,對症下藥。」誠然,立志執拾家居,無異於希望整理生活;即使這契機是外界因素使然(年三十大掃除、垃圾徵費等),眼看自己有能力將髒亂回復齊整,這種體驗總對我們必然經歷失序的生活有益。

      whatsapp-image-2024-02-16-at-6-37-43-pm-3

      後記:風格立於捨離後

      風格,正是因為我們未摸清那種風格適合自己,所以總將各式各樣的衣物留下,以防潮流驟變帶來的突襲;但那囤積起來的一大堆衣服,就真的能演繹出你的個性嗎?還是使之模糊?與其在風格世界裡惶恐度日,倒不如奪回掌控權,正如阿橙那樣貫徹、肯定、忠於自己一套,個性使然下,T-shirt牛仔褲就是風格。這不是一下子能摸索得清的事,所以,盡情探索自己的喜惡,敢於捨離,亦敢於留下;在意向清晰的執拾過後,剩下的,便是風格。

      Lau White
      Ki
      熱門搜尋
      袁國勇 出版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