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她們是學生、play group導師、琴行職員;站在台上,拿起結他鼓棍和咪高峰,她們則是rockers。全女班獨立樂隊FIESTER,背景、年齡各不相同,在生活中亦各自擁有不同崗位和身份;但在band房、在舞台上,她們褪去斯文制服,換上牛仔褲和長靴,便是搖滾化身。主音Alison說:「FIESTER是多變的,擁有無限可能,無論在音樂和造型上。」大概當中變化,源自成長。
FIESTER六個女生,坐着接受訪問時斯文有禮,言談間有時更見羞澀,雖還是穿著牛仔服裝,卻還是不能與排練時那種狠勁相提並論。她們來自不同背景,各有不同正職,私下穿著都正經八百,像結他手Iris是幼兒班(play group)導師,低音結他手Amy更是社工系學生,絲毫不能與搖滾扯上關係:「平常大多穿著裙裝和褲裝,看起來更專業。」唯獨主音Alison的本業是時裝美容相關的編輯,對穿搭和妝容更有研究:「所以在我加入FIESTER後,便主要負責樂隊造型,根據每次出騷和新歌發布的主題去統一我們的形象。」
氣勢不足 造型搭夠
Alison強調,FIESTER風格多變,全因為六名成員本就各有特色:「為她們設計造型時,總會因應不同人的身形比例和性格,去借合適的服裝。久而久之,我便發現其實成員們都有很多可能性,去塑造不一樣的自我。」另一名結他手Coco笑說:「若Alison不加入FIESTER,可能我這餘生都只會穿寬鬆的T恤和長褲。我本身性格就比較中性,也一直認定香港的indie band大多以『板仔』造型示人,穿著『闊牛』和vans。但原來T恤也可講究剪裁,以及下身穿搭帶出來的感覺。喜歡自己換了造型,不僅因為比以前更漂亮,更重要是讓我們更有氣場,表演起來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
當然,除了型格和引人矚目,樂隊服裝更重要是方便表演。Sophia笑說:「你知道嗎?鼓手絕對不能穿闊腳褲——曾經一次出騷表演時,褲腳竟然在重要關頭勾住低音鼓的鼓棍!自此以後,我出騷再也不會穿這些影響表演狀態的服飾。」Coco補充:「在台上穿得有氣勢,對我們來說更有優勢。好讓在表演時,即使是站在最後排的觀眾,也能清楚地看到我們。」搖滾表演對體能要求其實頗高,搖擺和跳躍是尋常;樂隊清一色女生不比男生強壯有力,某程度上,服裝的設計也是彌補她們這方面的不足。「當然,我們排練時也會順道練體能,每次綵排總會玩到周身汗。」
一種搖滾 各自表述
樂隊成軍至今日正式「出道」,有自家派台歌曲,FIESTER一直都明白造型的重要性。Sophia說:「以往我們的音樂風格偏向稚氣,連帶服裝造型都是走誇張戲服的路線,像清一色的工人褲、籃球裝等等。先吸引觀眾眼球,再讓他們留意自己的音樂,這個道理我們一直都懂。」只是小妮子逐漸長大,她們的音樂風格亦開始蛻變、成長,成為今日我們見到的FIESTER。「像我們的英文歌曲《MAMI SAID》,除了在旋律和編曲上更有實驗性,我們亦初嘗更反叛、帶些許性感的服裝,比以往更成熟。」
而她們最近推出新單曲《徘徘徊徊》,無論在音樂風格還是造型,對她們而言也是一次突破。Alison解釋:「以往我們並不太想寫情歌,感覺這類題材與我們一向玩的重型搖滾不太搭;但想了想,覺得愛情也是人生經歷中的一環,為何要特地避而不談?於是便有了《徘徘徊徊》這首歌。」同樣地,是次的官方宣傳照也跟以往有所區別:「是次特別嘗試了兩種風格迥異的造型,一種以斯文、樸素的女性化裙裝示人,另一種則是更貼近搖滾的牛仔裝束,象徵我們既能以FIESTER的方式演繹舒服的情歌,也能繼續創作小眾的重型搖滾音樂,無論哪一個造型,哪一種曲風,最重要是做自己。」
屬於FIESTER的時代
談及時裝和音樂的關係,本身修讀相關科目的Alison了解更多:「音樂和時裝,總是相輔相成、象徵時代的藝術——六、七十年代有嬉皮士,八十年代有嘻哈,也是歷史和文化。」對FIESTER而言,搖滾更是如此:「這種音樂風格,追求不受約束的情緒宣洩,還有保持自我的精神。在表演中,我們同時透過音樂和服裝呈現我們的體會。」雖說FIESTER還在成長,我們依然相信這種價值。」
從第一首派台歌《秋去冬來》,一年過去,她們在本地獨立音樂圈中展現潛能無限的「女子力」,屬於她們的搖滾時代,似乎即將來臨。無論造型和歌曲,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Written by 添子
Styling by FIESTER
Photo by Chau Yiu Yan
Wardrobe Le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