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到新加坡走了一趟,在社交媒體上發了好幾張風景和建築照片,故意避開標誌性的魚尾獅和濱海灣金沙酒店,讓朋友們猜猜所在地。不出所料,大家都被中式、印度式和甚至歐洲風格的建築混淆了視聽,以為我身處泰國、台灣甚至是日本。建築就是有這樣的威力,代表一個城市和在裏面生活的人的特色,它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因物而異、因時而異,變化多端同時與人對接,時裝豈不是也同樣?在一片空間中找到潛力,一點一點地揭示它想敘述的事情,來自湖南的建築師Sophia李昕說,時裝跟建築是相通的,在美學概念上可以一脈相承,只差在規模的大小:「從建築轉到時裝,其實我沒有一種『跨行』的感覺。」就這一句,眼前的Sophia現在以時裝設計師的身分坐在我面前。
一直在國內修讀建築學,然後在上海先工作了一年,再來到香港繼續事業,這天在Sophia的工作室作訪問,房間裏的布料、樣板和參考書籍都擺放得井井有條,工作枱和層架以黑白灰色貫穿,見微知著,Sophia是個很有條理和自我要求很高的人。提到她建築上的代表作,她說有二,第一個是廣州首個望海的半山社區「時代南灣會所」:「這個項目當時獲得了全國性的獎項,它感覺是從地面上長出的,一個有機的形態,你很難去劃分哪裏是室外和室內,而形態也不是水平和垂直、很生硬地分隔內外的,就是一種內外空間、層級之間的融合吧,你可以從坡道一直走,走着走着就能走到屋頂之上。」這個建築項目,花費了Sophia差不多三年的時間,就是這段時間,Sophia意識到自己的美學體系,後來在時裝的設計理念也承繼了同樣的思考。而另一個代表作,Sophia會說是在香港的Mercedes Me Store,那是他們在香港第一個以生活體現為主的概念店:「多得這個project,我多了一個室內設計師的身分,哈哈。」
我所愛的香港建築
德國建築師Gottfried Semper說,建築的未來不在於無止境地填充地面,而是將活力與秩序帶回我們的城鎮。對Sophia來說,建築與人密不可分:「我覺得建築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它對人的影響很大:它是社會的產物,建造過程會體現出科學技術、經濟的方面,這都是很重要的文化元素;而等到它建成之後,它對於使用者產生很大的影響,我覺得很神奇和着迷,它呈現了所在的地域和文化。」從內地讀書,現在於香港工作,香港的建築也不少能抓住她的眼球:「我最喜歡的香港建築是以軍火庫改建而成的亞洲協會香港中心(Asia Society),它是一個在老建築的群體上改建的項目,我個人特別喜歡新舊建築對話的項目,舊建築的文化底蘊會比較厚,建築師很尊重老建築,體現出新舊的對比之餘,在在材料和空間的處理上又會覺得和舊建築特別融合。它水平的空間延伸感其實在香港是非常少見的,因為香港是一個以垂直密度築成的城市,它隱藏在山林的環境,通過水平的連廊,很有詩意地展開與歷史的對話,它材料的肌理選擇也很好。」新因素的加入,沒有勉強地與現有狀況產生尖銳對立和劇烈的碰撞,反而使新與舊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和諧的共處狀態,尊重了舊建築,也尊重了使用者。
「另一個我很鍾愛的是比較新的M+,這個設計事務所很擅張於營造城市空間。」是次與Sophia就選擇了此地拍攝她的作品,從室外拍到室內,從晴空萬里拍到夕陽西下,四周有小狗在跑來跑去,或是小孩在草地上打滾,少年自備球拍來打羽毛球,撇除要拍「安心出行」的限制,這兒幾乎任由使用者活動。「在M+的首層,你在裏面的時候,你不會覺得自己在一個建築裏面,感覺都像在一個室外的空間,也有很多空間的延伸和穿插感,就是內外融合的地方,讓它成為一個新的城市事件的發生場地,鼓勵人去使用它,而在人使用的時候,就會創造出新的文化,這也很能看出一個建築對一個城市帶來的積極影響,能重新塑造人的生活習慣,這也是建築的魅力吧。」
建築 = 時裝?
人的興趣可以很多樣,愛建築,也可以愛時裝,說到底就是愛美。Sophia慢慢發現自己對時裝文化很感興趣,於是萌生了一個創造更屬於自己平台的想法:「當時就覺得,為甚麼不試一下時裝呢?從建築的規模轉移到時裝,說不定會有一些新的碰撞和理解,我覺得建築思維對我的影響是根深柢固的,所以我設計的出發點和過程都跟我之前建築的過程一脈相承,沒有變化。我的美學就是關注空間,設計時我把主體看作一個體量,對建築來說,就是四周的牆、天花和地面;對衣服來說,就以衣服空間為出發點,再設計衣服的界面,設計出來給其他人的感覺比較突出輪廓結構美學,有細節卻又感覺簡約,這是因為我不把衣服的面當成裝飾面去添加很多東西,而是在於塑造一個空間,同時間會有很多表達空間的線,很有幾何和結構感的樣子。」
時裝與建築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Sophia就認為它們的起源都是基於同一個需求——人要保護自己:需要遮風擋雨的時候我們建造了一些原始的建築體,要保暖時就會把一些動物的皮和布料披到身上包裹身體,所以在她看來,時裝與建築是相通的,區別是時裝的規模較細,建築體積更大:「建築可以對一個城市產生影響,而時裝就離我們很近,像貼在我們身上像第二層皮膚,我覺得它跟我們更親近一點,針對於個人的影響。我把時裝視作一個小型的建築體,所有視覺語言上我不是在參考傳統衣服的做法,更多的靈感來自我所愛的藝術品和建築,也會很注重texture。我覺得作品中的幾何美學是理性的一部分,但是在理性的基礎上,我也關注人的感知,也是我品牌FORME DE FLUIDITÉ名字的來源:從physical到spiritual,從理性到感性的一個穿插和承接,用幾何形體表達,最後是想得到人對於服裝的共鳴。」
建築 vs 時裝?
雖然在美學上一脈相承,但當實際操作時裝範疇時,它們終歸是兩門不同的生意:「其實相當於從零開始,尤其是從前是打工仔的身份,你要操心的就是自己的專業,相對而言就是處於舒適圈中,建築師工作時可以思考的時間會相對長一點,專業的問題可以跟專業的團隊一起解決,你會很沉浸在設計的節奏裏面,但創業後除了自己專業的東西外,還包括很多方方面面的瑣碎事情、從沒有接觸過的事情,而且時裝的節奏特別快,所以整個過程也訓練我multitasking的能力。」
對筆者而言,舒適圈像糖衣毒藥,停留在裏面的過程如溫水煮蛙,待着待着你就死了,走出舒適圈時的不舒適感,是進步必經的痛楚,Sophia說,設計就是她的comfort zone,設計以外的過程就不是comfort zone:「從建築跳到時裝設計,畢竟規模和用的材料會不同,我要重新學習不同布料的特性,利用它的特點去營造新的形態出來,這個已經是跳出了comfort zone。而生意方面,其實每一步都是在跳出comfort zone,但過了一會兒適應之後,就會舒適一些了,現在比剛開始的時候好很多。我本身就是不喜歡停留在舒適圈的人,做創意的人要不停被東西刺激到,不停的學習、反省、思考和總結,包括觀察時代的變化,而科技也在不停地變化。我覺得一個好的設計師,一定要對社會和當下發生的事情作出反應,不然就是只在跟自己對話,這對我來說不是一個設計師應該所在的狀態。你希望自己設計出來的產品是和人有聯繫的,所以應該更關注一下社會的議題,而且我覺得有『挑戰』是讓人創新的原動力,你要面對困難、限制,在過程中想辦法,解決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你應對這些挑戰的角度,這個角度就是你的特色了。」
TEXT & STYLING BY NANA WONG
PHOTOGRAPHY BY ALAN CHEUNG
VIDEOGRAPHY BY ASIA CHOW
MAKEUP BY VIKO SUN
HAIR BY RUTHZA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