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本土資深美術指導丨Kary Kwok: 做雜誌的從來都應該以vision和mission為宗旨
      熱門文章
      ADVERTISEMENT

      獨家專訪本土資深美術指導丨Kary Kwok: 做雜誌的從來都應該以vision和mission為宗旨

      03.06.2021
      NIEKI CHAN
      YAN,COURTESY OF JOYCE
      y210528nieki0117_

      世事永遠有兩面。人生覺得做得最對的決定是去了英國,可是去了英國也令我錯過這裏很多好風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時裝經歷前無古人的光輝時代,以前做雜誌的與今日的編輯不論在經歷、美學,甚至欣賞的事物都大有不同,亦記得當年二十歲不到,第一次讀到黎堅惠小姐的《時裝.時刻》驚為天人,當時心裏口出狂言,說香港寫時裝的只服黎堅惠。幸好後來在雜誌工作,認識不少時裝或是媒體的前輩,在驚覺自己目光狭隘時,原來在那段還未清楚自己路向的日子,香港時裝甚至雜誌界也正經歷著最華麗的年華。從《姊妹》到《Amoeba》,從狄波拉到Joyce,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大概也是距離「文化沙漠」最遙遠的年代。如果要在今天找一位前輩,將我們帶回當年,美術指導Kary Kwok一定是最佳人選。

      w1200-1

       

       

      w1200

       

      w644-1

       

      w644-2

       

      w644

      Kary Kwok,一個時裝行外人未必耳熟能詳的名字,但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如果你也是《號外》或是《Amoeba》的支持者,一定有看過他的作品。多得JoyceArt Month計劃,讓Kary作品及珍藏書籍得以重新曝光,但原來一切的緣起也是年初Kary於大館中的一個小型期間限定店,亦是促使這次名為《Kary Kwok: Revisiting》展覽的契機。在那個小型限定店,注目的當然是多年來拍攝作品的結集《106 men 69 women and 10 in between》,不論是八十年代Kary於倫敦生活時拍下的點滴,還是Kylie Minogue當年來香港宣傳,機緣下在她下榻酒店拍下的風光,或是身穿一身紅,手拿Chanel手袋的狄波拉,沒經歷過那年代的人不禁幻想究竟那個年代的時裝甚至香港媒體到底有多輝煌。可是Kary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雜誌界中風光蓬勃的不止時裝。「在那個年代,《姊妹》是一本很有影響力的雜誌,看看當年多少女明星登上雜誌封面,而且當年姊妹所拍攝的時裝照其實亦值得細看,他們的風格有點像現在我們說的『文靑風』,而當然經常出現在《姊妹》的品牌就是來自日本的Suzuya。」Kary如是說,有翻看過當年的《姊妹》也知道書中幾頁特意以粉紅色紙張印刷,內容涉及的就是各類情色敏感的話題,所以不難發現Kary的作品中收錄相對敏感的照片也用上粉紅色紙張印刷也是向這本經典雜誌致敬。

      unnamed

      在千禧年代之前,互聯網並未發達,雜誌除了是潮流指標,也是讓流行文化百花齊放,為創作者提供最佳平台的工具。當年在書報攤上,除了時裝雜誌,各種各樣例如電影、園藝、汽車也可以是發行雜誌的題材。Kary說:「《電影雙周刊》也是當年我非常喜歡的雜誌,有幸曾經與他們合作,我也從雜誌中得到很多外國電影或是藝術電影的資訊。」。以前的雜誌或許有點像我們現在的Instagram,涉獵的千奇百怪,而且像當年的雜誌如《號外》會涉獵從同性戀到生活品味的議題,也因此孕育了一群充滿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單位。或許相比現在,除了我們吸收資訊的方式有所不同,現在一味求快的速食心態可能也曾經將不少好點子抹殺,而活在時尚和雜誌圈多年的Kary當過攝影師、造型師和美術指導,也見證着雜誌界的轉變。「當年做雜誌與現在過程上很不同,光說用菲林拍攝,沖曬後再放大,當時我們希望照片印出來都是高質素,所以花的時間便更長。」Kary說。或許因為製作雜誌的過程都是千錘百煉,當年做雜誌的總給我感覺有種光芒。

      w1200-2

      當年的時尚雜誌除了有指標性,並且揚名國外,內容固然重要,但是要將香港孕育成時尚之都,時裝店當然功不可沒。「Joyce在我的年代,甚至是前一代也是我們的時裝啟蒙,每次走進店內,留意的不只是時裝,同時亦會留意裏面的裝潢,在那個年代,Joyce也會涉獵生活用品,所以不只是時裝,也是認識品味的渠道。」Joyce的前衛,對我來說快將成為香港時尚的最後一根稻草。從買入的款式到引入新晉設計師的傳統,Joyce不只是前一代,這一代,應該是下一代香港時尚界值得光榮的地方。在Kary的作品集當中,其中一幅拍到一架印上Joyce logo的貨車停泊在路邊的畫面,大概當年看來這麼平常不過的畫面,到今日才驚覺已成歷史。

      w1200-4
      w1200-3

      對於《106 men 69 women and 10 in between》,叫我好奇的除了是內容,名字也來得直接可愛,原來作品集的名字由Kary多年好友兼拍檔,舞台劇界大師林奕華命名。說來慚愧,從來也覺得林奕華先生的作品高深難懂且抽象,而給Kary的作品集給取了個這麼直接的名字,在Kary眼中反而是理所當然。「我跟林奕華在香港認識,但真正成為知交都是我們同在倫敦的那段日子。」。倫敦,一個代表年輕,無懼,創意的地方,也記錄了Kary人生一段難忘時光。Kary在倫敦讀書時期參與了不少活動,也曾經為自己相信的爭取過,更重要的是,那段在倫敦的日子成就與《Amoeba》結緣的契機。「九十年代的《Amoeba》希望報道國外時裝周,因此我便代表他們出席了不少著名設計師如Alexander McQueenHussein Chalayan的時裝騷,也到過不少相對小眾,off-schedule品牌的。」Kary說。

      曾經說過,倫敦好像一個外表桀驁不馴的男孩,認識過後才發現當中的脆弱,感性。倫敦這個地方充滿光環,或許都因為活在這個城市,感覺跟一種設計大師或是創意單位在同一天空下,要遇到欣賞的,尊敬的,崇拜的人好像不是奇蹟。當年Kary在倫敦的Photographer’s Gallery工作三年,叫他最難忘的莫過於一次與Alexander McQueen的相遇。「當年McQueen一直在找一本美國攝影師Joel Peter Witkin的作品集,他的作品經常以生與死作主題,怎知道我有幸找到,最後他買了這作品集,後來便推出了一個圍繞這主題的系列。」(按: 一九九六年,McQueen在倫敦時裝周發表名為《Dante》的系列,當年這場時裝表演震驚整個時裝界,這個以生、死和地獄為主題的系列選址一家教堂發佈。據當年有份欣賞這場騷的人表示,系列除了引起極大爭議,還有傳聞說該場騷舉行期間不時傳出靈異古怪的叫聲,《Dante》除了成為整個倫敦時裝周的重點,令英國設計師重新踏上國際舞台,更是Alexander McQueen為世界所認識之作。)曾經想過,有生之年能親身與McQueen見面一定是畢生難忘的回憶,而即使這經已變成遺憾,聽着Kary分享的經歷除了羨慕,也不禁感嘆自己要是早出生十年,這一切會否有所不同。

      p1bbesnbset6bmypdhzxddqencnnck5knqd9nj6g_zw
      9789620427022z

      轉眼二十多年,從事時裝的雜誌的,走的走留的留,特別在這個從來都是關於時間性的行業,除了潮流的更替,做創作的方式,表達方法亦有着截然不同的着眼點。Kary說,以前的雜誌內容細緻,從文字都照片都經歷長時間的雕琢,但是或許到現在,還堅持做雜誌做創作的,出發點都跟上一代一樣。Kary認為做雜誌的從來都應該以"vision"和"mission"為宗旨。做雜誌的,得經常思考有什麼能提供給讀者,或是有什麼想改變。Kary打從一開始便與黎堅惠本着這兩個宗旨,所以當年在《Amoeba》合作時,亦希望選取比較另類和年輕的人物或主題。他們都相信雜誌的價值除了是提供資訊,更應肩負改變現狀的使命,而這亦是兩人當年的"mission"。而在"vision"層面上,亦希望以圖像以及在介紹設計師時多選擇小眾,新晉的,並且與他們秉持相同信念的,為讀者帶來新視野。曾經跟朋友不只一次討論,如果黎堅惠小姐還在世,她會不會還選擇繼續做雜誌。而Kary相信,如果她還在人世,她亦會像在世時一樣選擇以印刷以外的方式去將獨特創新的意念分享給喜歡時尚,甚至勇於接受新事物的每個人。

      kary-kwok_3_

      對於現今從事時裝的,雜誌的甚至創作的,這可能是最壞的時代,但是在壞時代也能創造出最有創意的東西。在Kary的珍藏書籍中,從時裝界廣為人識的《Visionaire》,亦有不少鮮為人知的寶藏。當年《Dutch》為Yves Saint Laurent製作的特刊,Andy WarholHelmut Newton的雜誌,王家衛的outtake海報結集,甚至以達賴喇嘛為封面的《Vogue Paris》或許都是Kary創作的養分,但是一直以來,時裝其實就是衣服以外的所有東西,時裝與世事所有環環相扣,所以能在時裝界做到生存以上,Kary相信不應該只着眼時裝界甚至時裝雜誌,而哪怕是時裝以外,像建築、園藝、甚至專門雜誌都可以是靈感來源。畢竟做雜誌的,保持好奇的心和探索獨特事物的宗旨是基本,而在現在資訊爆棚的年代,怎樣消化再去創造新的東西不僅是創作人的使命,更是在這個壞時代找出另一片天空的方法。

      Kary Kwok: Revisitingexhibition

      日期:即日至六月七日

      地點: JOYCE, 中環皇后大道中16-18號新世界大厦

      NIEKI CHAN
      YAN,COURTESY OF JOYCE
      延伸閱讀
      熱門搜尋
      袁國勇 出版自由 展覽 環保 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