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跟一位新人行家閒聊,說起她入行前只知道男女裝的春夏、秋冬四個重點時裝騷,入行後才知道,時裝界還有高級訂製時裝周、早春、早秋、度假系列等等,大牌子如Chanel、Louis Vuitton、Gucci等,一年內搞七、八場騷,其實並非稀奇事。
只是今年突然殺出新冠肺炎疫症,時裝界被這自然災害殺得措手不及,巴黎、米蘭、倫敦、紐約四大重鎮的時裝周,要不來賓疏落,要不取消實體天橋騷,乾脆移師網絡。看疫情如此,恐怕今年的春夏時裝騷和高級訂製騷也未必能夠如期舉行。近年品牌投資龐大的度假系列時裝騷,恐怕也將未竟全功。
只是,這可能是件好事?
Giorgio Armani在《WWD》發公開信,文中曾說:「這次危機給予讓我們放慢腳步,重新調整的機會,為的是一個更有意義的未來。」他更在後續訪問中指,品牌正研究取消早秋、甚至所有“pre-collections”:「我覺得,一個完整系列已然足夠。」「慢時裝」(Slow Fashion)一說並非突如其來的潮流,其實早五六年在可持續議題廣受討論時,已有設計師提倡這種說法,只是市場步伐太快太急,未曾來得及靜下來細細思考;如今肺炎疫情重擊時裝界,品牌在政府封關和實施緊急狀態的情況下被逼取消多場大騷,或許正是反省過往營銷手法的好時機。
時裝騷固然是每年必備的公關騷,廣邀記者、明星、KOL等到場,為的便是彰顯人脈,同時借此宣傳。同時,華麗場面同樣呈現品牌財力和形象,每年Chanel騷場必定位於巴黎大皇宮(Grand Palais),當中象徵意義自然非凡。亦記得當年Raf Simons入住Prada佈置的一片花海、Jean Paul Gaultier的脫衣舞場、Thom Browne創造的普普藝術泳池……美學自然也是重點,旨在呈現每季主旨、設計師透過服裝和環境的配合,表現自己的所思所想。時裝騷,便是品牌在商業、創意雙方面的實力,融合而成的結晶。
本身該是年度重點,讓品牌發光發亮的時裝騷,來到今日竟成了兩三個月一回的例行工作,且不說品牌能否量產如此大量的服裝(且需要兼顧質素和意念),時裝騷本來就是「勞民傷財」的事,多少一次性的鮮花、道具、佈景用完即棄,還有贈與嘉賓的邀請卡、紀念品等,都是資源。Marc Jacobs接受《Vogue》訪問時,亦對時裝騷氾濫的文化有所批評:「一年兩個騷已經足夠……我們製作的東西太多了,消費者根本接受不了如此數量,甚至出現審美疲勞,最後只會變成浪費時間和精力的無用之物。」
一年八場時裝騷,真的有必要嗎?這是時裝界必須思考的問題。趁如今(被逼)放慢腳步,大概需要反思,這些年來的「傳統」是否有「傳承」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