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愛紋身的話,總會留意到有那麼幾個特別「熱門」、
“跟其他紋身師不同,我主要不是提供技術上的部分。”
有過紋身經驗的應該都知道,與紋身師的溝通是最初,也是最重要 的一環。要留在身上一輩子的圖案,怎能馬虎?偏偏很多人心裏清 楚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向紋身師表達時卻鬼食泥似的,最終得到的 圖案與心中所想差了個十萬九千里。從事紋身行業至今將近八年, 李寧對這個問題當然十分了解:「很多人能夠表達他們想以紋身記 錄的東西,但未必能夠以畫面形容,我可以提供這個服務。可能那 幾條神經比較發達吧,即是看到一段文字以後,將它變成圖畫的部 分。」有人稱李寧的畫風為「文青系」,我卻覺得很難簡單歸納為 某種特定的風格:清一色的blackwork、漩渦、鯨魚、旋轉樓梯、 墜落中的人……帶點複雜,又帶點神秘,就像人的內心世界。
“曾經有客人只提供「輪迴」二字作構圖, 但對我來說都沒問題的。”
紋身本來就是一種觸及內心的藝術,而但凡與內心有關的,都無 法以一種特定方式去理解,因此紋身師在洞察、理解人心方面要 有相當的造詣,李寧坦言自己也試過不少極端的例子:「有人喜歡 以極短的文字描述圖案,有人則喜歡提供極長的文字,曾經有客人 只提供『輪迴』二字作構圖,但對我來說都沒問題的。」面對極簡 潔的形容,要如何「讀心」呢?李寧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平常應 該調整自己的狀態,其實一切都在於自己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但 我覺得除此以外,其中一個同樣重要的天賦,是對人類的感受和觀 察。自稱為「怪佬」的李寧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小習慣:「我很喜 歡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偷偷打開電話的錄音功能,錄下與朋友的 對話。後來再聽時會發現,當某位朋友說了某些話,原來我可以預 計到自己的回答,很神奇啊!」這個習慣怪不怪就見仁見智,不過 會這樣做的人,或多或少對人類都充滿好奇心,而且喜歡研究和觀 察,這也是李寧能夠將內心世界化成圖畫的最重要特質。
“剛開始做紋身的頭兩年, 有段時間覺得自己有點像社工。”
從事紋身這個行業,每日都接觸不同的客人,聽過不同的故事,尤 其像李寧這種將內心世界「揭露」的風格,那些故事就來得更深 入。提及內心世界,就必然觸及情緒,李寧坦言:「剛開始做紋身 的頭兩年,有段時間覺得自己有點像社工。試過有客人用過千字形 容自己的情緒病,以及人生各種經歷等。」誰會想過紋身師和社 工之間會有掛鉤?也許是紋身師在構思圖案的過程中作為一位聆聽 者,不知不覺間成為客人的情緒出口,然而紋身師始終不是社工, 李寧認為自己必須要拿捏好兩者之間的界線:「我常常在想,一個 紋身放在身上有什麼意義呢?在聽完客人的經歷後,我不能幫他們 解決實際的問題,始終需要製造一個出口。」在這麼多情緒下,李 寧在構圖上要處理的自然更多、更複雜,但經過這些年的鍛鍊,他 也找到了當中的奧秘:「看過客人的要求和文字後,我覺得第一步 反而是放下情緒,而不是糾結於如何解讀他們的情緒。因為構圖時 內心要很平靜,因此自己必須先抽離,如果我跟客人進入了同一個 情緒,畫出來的圖應該是不行的。」
“你必須被你從事的工作感動一次, 你才會有辦法去製造能夠感動別人的作品。”
最近醉心版畫藝術的他,又將紋身與版畫結合,用「非主流」的方 式跨界創作,將其內心世界移師到另一個媒介上。這名「怪佬」, 每分每秒都有古靈精怪的念頭,永遠不會滿足於一種方式,也許 他本人並不自覺,但其實這正正是香港人精神:一成不變,死路 一條。「那次經歷真的很重要,那時讀完藝術學校後,就準備去讀 學士學位,因為中間有幾個月的空檔,我和朋友就計劃了去歐洲看 展覽。第一次去倫敦的時候,剛巧碰到德國畫家Anselm Kiefer的 展覽,看到他創作的版畫時,我完全被它震撼了。」經歷過版畫帶 來的那種他稱為「身體經驗上的震撼」,回港後李寧便開始嘗試做 版畫。版畫和紋身相似,都是雕刻後上色,加上一路以來的紋身練 習,他便嘗試在版畫上使用紋身槍打造比較俐落的線條。跟紋身一樣,都是自學,用自己的方法將紋身結合版畫,成為了他創作路上 的另一里程碑。
EXECUTIVE PRODUCER / JIFF CHUNG
PRODUCER / CHERYL LO
VIDEOGRAPHER & EDITOR / LAU KAM
WRIITEN BY CHERYL LO
PHOTOGRAPHY BY LI HO 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