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金牌泳手Caeleb Dressel曾表示:「時鐘是最壞的敵人也是最好的朋友,這項運動(游泳)才會如此美妙,總是在想辦法進步百分之一秒。」任何與速度相關的比賽,無論是游泳、跑步還是滑雪,如果計時不夠精確,就難以判定令人信服的賽果。在勝負僅在剎那、高手雲集的奧運會上,精準計時更是關鍵所在。
人手採用機械碼錶
首屆現代奧運早於一八九六年在希臘雅典舉行,但在一九三二年前,計時員會各自使用不同廠牌的碼錶為選手計時,準確度並不一致,時間最多也只能測量到五分之一秒。至一九三二年洛杉磯奧運,大會指定Omega擔任官方計時工作,品牌特派一名計時員由瑞士攜帶三十枚經天文台認證的計時碼錶到加州,這批手錶的精確度是十分之一秒,見證了該屆十七項全新世界紀錄的誕生。
於冰天雪地的冬季奧運中,計時任務更為艱巨。例如在一九三六年的德國加爾米施—帕滕基興冬奧,高山滑雪的起點不設閘門,終點也沒有終點帶,兩點之間無法用電話或廣播連繫,計算成績只能靠兩枚同步的碼錶以及運動員身上的一張手抄紙條,用現代思維回看實在簡陋得匪夷所思。
進入電子時代
依賴人手和肉眼始終不夠準確,容易出現誤差並引發爭議。在一九四八年聖莫里茲奧運,Omega首次引入光電池,以高度感應光束取代傳統終點線,第一位選手衝過終點線時,電子計時器同步停止,偏差僅約千分之一秒,大大提升比賽公正性。
同年倫敦奧運,有「魔眼」之稱的全球首部終點攝影機登場,由英國競賽終點記錄公司研發的Racend Timer錄下影像,證明到達終點的確切順序。其原理是在預設的空間中記錄下某段時間內發生的一切,把捕捉到的許多「時間片段」合成一張,顯示選手穿過終點線的畫面,在有圖有真相的情況下助裁判迅速判決。「魔眼」面世當年便大派用場,在男子一百米決賽中,Harrison Dillard與Barney Ewell兩位跑手同樣以10.3秒衝線,最後由終點影像判定前者為冠軍。
在水中進行的游泳賽事,以往全靠計時員憑肉眼在池畔觀察,難以分辨選手抵達終點的先後。Omega在一九五六年科蒂納丹佩佐奧運推出首創的半自動游泳計時器,以八個電動機械計數器對應各條水道,當起步槍響起時會自動啟動,終點的計時器則仍由計時員以手握式電子計時器停止。
在一九六◯年羅馬奧運的男子一百米自由式決賽中,Lance Larson和John Devitt看似在同一時間完成比賽,但裁判們對賽果無法達到共識,雖然計時成績對前者有利,金牌最終卻落在後者手中,這場爭議促使泳賽觸摸板在一九六八年墨西哥奧運登場,觸摸板高九十厘米,闊二百四十厘米,泳手到達終點時只要手指碰到池邊,便可自行按停計時器。
近代飛躍進步
除了終點,起步也是關鍵。在一九八四年的洛杉磯奧運中,Omega搶跑測偵系統問世,只要起跑器感應到跑手腿部釋出二十九公斤(男子)或二十七公斤(女子)的壓力,反應時間就會出現在計時員的圖表上,跑手亦須等到訊號響起後0.1秒才起跑,否則系統就會發出搶跑訊號。
另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傳統起跑槍的應用,因為最靠近起步槍的選手能比其他人早少於一秒的時間聽到訊號,略佔上風。全新電子起步槍於二◯一◯年溫哥華奧運會首次亮相,流線型的紅色閃光槍結合音箱,按下扳機時,將會令每座起跑台發聲、亮燈,確保所有跑手在同一時間收到起跑訊號,並同時透過脈衝啟動計時器。
在二◯一◯年倫敦奧運,Omega全新量子計時器登場,其解像度是以往設備的一百倍,每千萬秒的最大偏差低至一秒,準確度增加五倍。而在二◯一六年里約熱內盧奧運,Omega光感應終點攝影機在選手通過終點線時每秒拍攝高達一萬張數碼影像,供裁判確定每場賽事的官方排名和時間;而跑道另一端的起跑器則內建感應器,每秒測量四千次選手施於腳踏墊的壓力。
二〇二四年巴黎奧運最新科技
過去近百年,計時技術不斷創新,當年的三十枚碼錶如今被一系列高科技裝置取代。今屆巴黎奧運,Omega預計出動五百五十名計時員及三百五十噸器材,當中包括全新登場、採用市場上解像度最高的Scan’O’Vision ULTIMATE光感應終點攝影機,可在賽道終點線上每秒拍攝四萬幅數碼影像,以前所未見的清晰度顯示差距。此外還有Computer Vision電腦視像系統和Vionardo新一代圖形技術,收集深度數據以顯示各項目輸贏的來龍去脈,讓選手回顧細看得失的片刻,也讓觀眾進一步了解當下的賽事。